正值酷暑时节,和很多人习惯猫办公室里不同,红庙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泽昌很少待在村委会里,4.1平方公里的村辖区范围,到处都有李泽昌的足迹。面对似火骄阳,曾是一名消防战士的他说:“我感觉还好。”
明知可能葬身火海
来不及考虑就冲了上去
无论是转制之前的消防战士,还是现在的中国消防员,消防人员是城市中的“逆行英雄”,用无畏、牺牲、奉献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8年前,李泽昌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要求,日常训练的强度很大。李泽昌和战士们每天训练时间长达八九个小时,他们不但要学习消防救援技术,还进行体能训练,比如要负重登高,在很短的时间内爬上高楼,要穿上防化服跑步数公里。一开始,李泽昌也觉得十分辛苦,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而当看到救援成功,他又立即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凭着高度的自律和刻苦训练,李泽昌不断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带兵班长。
李泽昌参加的消防救援不计其数,而对于上海某炼油厂的爆炸事故救援任务他记得格外清楚。那是2010年5月的一天,李泽昌服役部队区域内的这家炼油厂发生油罐爆炸事故,李泽昌和战士们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消防人员。他冲在火场第一线,忍受着毒烟的熏染、热浪的烧灼和污水的腐灼,连续奋战了18小时,最后整个人都虚脱了。
救援过程中更有惊心动魄的一幕。当时情况十分危急,为了灭火,李泽昌和其他两名消防人员登上随时可能坍塌的油罐。而一旦罐体坍塌,他们就很有可能牺牲。“有多危险自己是很清楚的,但当时来不及多想,就上去了。”李泽昌说。
农村工作最接地气
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转业回到地方后,李泽昌在横沥村工作了2年,之后又调入红庙村村委会工作。无论在哪里,他都将军人特有的严格要求自我、踏实肯干的精神带到工作中。
7月25日,李泽昌手中拿着一沓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资料,准备分发给种地农户。关于农民科学种植技术提醒指导的资料,李泽昌总是一份份送到农户手中。
农业生产是李泽昌现在工作中需要负责的一项内容。村里有多少农户,哪一块田地是哪一户农民所有,李泽昌都很清楚。6月份至7月上旬是农忙季节。为了做好农机安排、联系烘干房、粮食购销等各项工作,李泽昌十分忙碌。现在水稻秧苗已经播插完成,给秧田打水就成为当下农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李泽昌几乎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车到田间地头看看,如果遇到需要打水的田地,就会及时通知农户。事实上,每天照看农户的农田,也不是上级的硬性要求,李泽昌说,村里老前辈之前就是这么做的,他也要坚持下去。
红庙村有3个老人临时安置点,2个工业区,李泽昌也负责安全生产工作。每季度,他都会围绕注意事项、防火的方法等,不定期给区域内的企业进行相关培训,并重点督查。临时安置点私拉乱接电线、用液化气做饭等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李泽昌在减少和消除隐患上动了不少脑筋。2017年,他们花费了2个月多时间,对安置户进行电线改造,用PVC管将裸露的电线入管,根据老人习惯合理设置开关、插座位置,确保了用电安全。
一朝是军人,一生是军人。李泽昌说,不管环境怎么改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自己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
李泽昌,1984年8月出生,2003年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2007年荣升班长。8年半的军旅生涯,他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优秀士兵3次、嘉奖4次,获得“优秀世博保卫战士”称号、优秀带兵班长等多项荣誉。(记者 戴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