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末,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的“转型升级战略说明会”便如期举行。转型,已经成为作为传统企业的申久近年来发展图景的底色。优化工艺、提升品质,向功能性纤维市场大举迈进,向高品质纤维产品要效益;延长产业链,购置加弹机、织机,可生产近450个品种规格,全面覆盖各类化纤家纺面料,拥有国内顶尖家纺品牌客户。作为中国民企500强之一,申久化纤在璜泾这座化纤之镇有着“领航”的重要地位,而她的转型,是璜泾传统产业发展的表率,将进一步引领并推动璜泾化纤加弹产业的质效并举、再次腾飞。
强化技改,激发传统企业发展动力
记者从申久化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聚酯行业总体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行情,涤纶长丝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上半年聚酯行业开工率负荷水平均高于往年。上半年申久化纤业绩不错,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行情转好并没有让申久人松懈,他们深知,申久自2003年投资建厂,已经运行了15个年头,设备逐渐老化,尤其是电子元器件到了寿命周期,设备更新、技术升级迫在眉睫。企业副总经理邱国全告诉记者,技改一直是申久发展的重中之重,每年投入数千万元不等,紧追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让申久永葆强劲竞争力。今年,申久化纤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双层卷绕头技术改造、12个位熔体直纺注入法生产全消光改造、9个位复合丝、色丝改造……多个项目齐头并进,力求尽可能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设备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当下市场要求。以今年重点开展的双层卷绕头技术改造为例,改造后的设备将由原来的手动操作转换为全自动运行,同时技术人员以国产卷绕头代替进口卷绕头,并进行了合理配置,设备性能堪比进口设备,再次降低了技改成本。“像申久这样的传统企业,技改之路没有止境,也唯有通过技改,才能让企业焕发新的发展活力。”邱国全表示。
技改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得益于企业自身一支富有经验的技术团队。不仅如此,视“技术就是生产力”的申久人,还积极与各大高校合作,借助高校先进的设备、人才,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不竭动力。
拉长产业链,焕发企业新的活力
产能过剩是传统产业通病。前几年,化纤行业大环境不景气,国内纺织企业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申久化纤向下寻求突破,建立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家纺事业部。这一步棋并非仓促之举,而是规划成熟。“在明确向下延伸产业链之时,申久就确定走高端市场。”申久化纤家纺事业部负责人王宇明告诉记者,璜泾在国内纺织行业占一席之地,周边光喷水织机就达2万台,但产品普遍档次不高,长期依赖低价获取市场份额。“后来的申久家纺去挤占低价市场显然不符合发展需求,做精品是我们清晰的定位。”王宇明说。在家纺事业部车间,770台喷水织机高速运转,每天20万米化纤布从这里流出。与传统喷水织机企业不同的是,车间地面干燥不见一丝水迹,诺大的空间只有数位员工在管理机器。
据介绍,申久家纺在创办初期就引进最新技术的喷水织机,对于生产效率和品质有了强大的硬件保障,同时企业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培训,一位员工可以管理24台喷水织机,而在普通纺织企业一位工人至多管理20台机器。“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摒弃了普通纺织产品的生产,自主开发并生产舒适性、功能性的高端家纺用布,比如具有吸汗、抗菌、发热等功能的产品等。”王宇明告诉记者,由于申久拥有从化纤、加弹到纺织的整条产业链,因此产品创新、研发从源头就可以开始,并分享集团企业强大的研发团队,根据产品特性将创新技术分布在各个生产环节,以求得最终产品功能的最优化,相比于众多产业单一的企业,在创新和技术上更有优势。
除此以外,申久家纺生产车间与申久化纤仅相隔数百米,原料成本与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也使得申久家纺的最终产品获得了更高的性价比。申久家纺的产品一经推向市场,便得到认可,富安娜、罗莱、水星等国内知名家纺已经成为申久家纺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订单纷至沓来,与此同时外销份额也逐步扩大。
尝到了延长产业链的甜头,申久计划发展印染、家纺制造产业,健全整个产业链,让创新和技术的力量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并利用产业集聚的优势,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来赢得市场,让作为传统企业的申久焕发新的活力。
动能转化,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传统产业就意味着高能耗、高污染?申久用实际行动说“不”。经过半年多的改造,申久4台20吨量级的锅炉停用,接入集中供热管道,另外4台大型锅炉也都经过了提标改造,排放标准均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据企业有关负责人吴锦良介绍,使用管道集中供热,不仅带来了环境效益,也使得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锅炉停用,就无需管理、维修,原本锅炉房的24位员工可以投入企业其他生产线。同时,待停用锅炉拆除后,厂房也空置出来,可做其他用处。据了解,企业共投资一千多万元,并就现有条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改造方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量比原来降低80%左右,不仅如此,因为生产工艺更科学高效,提标改造后每年可节省标煤600吨。
除了化纤生产线,家纺事业部也身体力行。申久高速纺厂区建立了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做到污水零排放。据了解,这套污水处理系统总投入600多万元,有近20道工艺流程,通过格栅过筛、多道沉淀等工序的废水进入收集池,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好氧曝气生化处理法,可以大幅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既高效又经济,相比目前其他形式的曝气装置,提高了处理效率,还降低了能耗。在申久家纺事业部的两个大型污水回用水池里,这里的水都是经过处理的织布废水,水质较为清澈,没有悬浮物和漂浮物。通过这套系统处理之后,企业用水可以达到百分之百重复利用。
时至今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相关节能减排的技改项目还在继续。在结合企业生产、发展实际,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申久努力转化新旧动能,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强练“内功”,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据了解,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拥有2000多名员工,生产规模大,环节复杂。这样的一个大家庭,更需要科学、优异的管理,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引领企业“航船”行稳致远。江苏申久化纤有限公司提出了“竞争、法制、诚信、用户、创新、效率、人才、责任、和谐”九大核心理念,也是企业从实业建设逐渐步入树立企业形象、占领行业高地的大企业发展风范。
九大核心理念的建立,不是一句挂在口中的套话,在申久它实实在在地细化于每一条生产线中。两套良性运转的制度体系(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是价值观的根基,而全面预算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将申久文化从理念、口号转换为员工行为标准,每一条准则都是九大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体现,同时又与员工的奖惩紧紧相连,促使员工围绕申久经营目标发挥聪明才智。申久文化建设已成为申久生产经营管理的强力支撑,上行下效的制度化管理作风为申久产生了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更是企业凝聚发展动力的关键基础。对此,申久化纤高度重视。公司新修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60多个生产环节规定了操作要求。车间的生产一线作为防火重点区,企业从“保障设备、狠抓培训、预防性检修”三个方面全力构筑高温季节消防安全“防火墙”,做到制度上墙、定期巡检、维护消防设备等保障生产,将安全重点放在预防上,从源头杜绝隐患。同时,公司各部门结合生产实际对员工进行防火知识教育、讲座等,通过设置安全警示灯、制作消防宣传展板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火灾预防、火灾处置、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以责任到人的制度,积极营造“人人了解消防、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保障员工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