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维港包装 小瓶子做出大市场

  大力实施“机器换人”,不断追求技术创新,近两年企业年产值以超20%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三期项目投产后,产值将从前年的9000多万元到今年争取达到1.4亿元——

    传统产业走向“智造”,离不开智能装备的支撑。以“机器换人”和技术研发提升生产效率,已成为最近两年双凤企业的自觉行为。维港包装就是这样一家示范企业,不断转型升级,拓展市场份额。

  苏州维港包装有限公司最近几年大力实施“机器换人”,从中尝到了甜头,特别是三期项目投用后,产值从前年的9000多万元到今年争取达到1.4亿元。

  生产一个几毛钱、几分钱的瓶子包装为啥能有这么大的动力?记者走进了维港包装生产车间,看看里面的“智慧车间”到底长啥样。

  “智慧车间”机器人成制造“主角”

  穿上无菌鞋套,经过二次换衣,通过风淋间除尘之后,记者便走进了维港包装三期的一体化生产车间,这个车间是30万净化机的无尘车间。

  在长长的走廊内,通过透明玻璃,能看到车间内的设备正在运转。

  “那台是自动检测机,一个产品是否存在瑕疵,检测机可以自动进行分拣。”维港包装副总经理宁书鹏介绍说,这台机械从原料到产品一次成型,并进行自动检测,使得工厂分拣流程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工分拣、运输。

  记者看到,偌大的厂房内,只有一个工人监督检查整套设备的运行。“传统车间里,每道工序都需要一个人负责,现在一套设备完成整个生产流程,不但质量有了保障,节省人力的同时效率还提高了。” 宁书鹏说,现在食品包装的生产对于环境有很高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着很严格的标准。在投运的三期新厂房的车间内,很多生产流程都运用了智能设备。机器人成为新工厂的“主角”,它们不会产生毛发和皮屑,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绝对无尘。

  “新旧动能转换,不能顾此失彼地理解为‘新动能’替换‘旧动能’,理想的状态是让新兴产业帮助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宁书鹏说,这几年维港包装一直在进行一体化机械设备的投入,光主要的成套设备就投入了600多万元,这些设备都是国际领先的成套设备。当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维港包装的人员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变得更少,但年产值一直在以20%多的速度递增。“目前这台设备承接的是伊利酸牛奶部分包装的生产。” 

  机器换人换来市场和效益

  苏州维港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原为外资再投资企业,2013年初成为中粮包装子公司。公司的塑胶包装产品服务于饮料、乳制品、日化等消费品包装市场。

  实际上,维港包装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后,一直在做包装产品的技改项目,在建成高标准、全封闭无尘空调厂房的基础上,从意大利、德国等引进高端成型设备,全面应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和检测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产品废品率、减少了用工人数,而且降低设备能耗三分之二,基本实现了“三废”零排放。

  “要知道包装产品的利润是非常薄的,一个包装产品的利润是以厘来计算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宁书鹏坦言,所以他们不得不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运输成本、单位成本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这些年,维港包装几乎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改造提升,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换血”改造,通过“机器换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用工成本不断下降,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设备和技术的转换也使得产品得到升级转换。“原来我们基本上是生产日化类产品包装,但是这两年我们也开始往食品包装进军。” 宁书鹏举例,像日化类的包装产品允许有少量的黑点及杂质存在,而食品类是一点都不允许。

  以创新打造塑胶包装发展中心

  除了以机器换人,注重技术研发是维港包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维港包装往往在设计研发上先帮客户考虑各种细节需求。

  2014年的时候,某全球知名日用消费品公司准备扩大电商市场,要维港包装生产一种带泵头的包装瓶,但是这个包装瓶的泵头在运输的过程中老是被碰坏或摔坏,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当时该公司正在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苦恼。维港包装了解后,就主动给客户想办法——设计一个泵头保护盖,这样泵头容易损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维港包装主动服务的态度获得了该客户的肯定。“当时该公司的生产总部搬到太仓来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维港包装也在太仓。” 宁书鹏骄傲地说,现在该公司是维港包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维港包装近80%的产品是为该公司服务的。

  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当然有时也免不了有一些客户的要求比较“刁难”,如日本某知名化妆品公司就要求维港包装设计生产有杯子功能的盖子,还要带有刻度。这对工艺、模具的要求很高,产品的不良率和成本都会增加,但最后通过维港包装的技术研发,硬是把这件事做成功了,而且质量非常稳定,不良率也控制得很好。

  通过不断努力,最近几年维港包装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伊利、强生、蓝月亮、中石油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都是其合作伙伴。这么多伙伴选择维港包装也正是由于其作为国企子公司的质量保障和创新意识。

  “在市场上必须质量过硬,比如在商场里,同样的包装你会觉得非常靓丽、柔和,消费者在感官和触感上愿意去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包装还带有防伪的功能。” 宁书鹏介绍,维港包装使用的是高光的原材料,并设计有防伪标志,让消费者在包装上就很容易鉴别哪个是正品哪个是伪劣产品。

  “万一从货架上摔坏怎么办?”记者问了这个问题。宁书鹏笑着说:“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原来,维港包装面对日益高企的原料成本及严格的客户要求,一直在摸索又薄但又不容易损坏的材质及结构。维港包装利用电脑模拟技术,模拟产品的抗压、抗冲击、抗腐蚀强度,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最轻薄的包装。

  最近几年,维港包装一直非常注重生产环保节能的包装产品,使更多的塑料包装得以很好地回收再利用。同时投入几百万元购买安装空气环保设备,使自己在生产过程中不让一丝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承担作为国企的社会责任。

  可见,在技术创新方面维港包装一直在不断努力,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从材料、模具、机械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多次主持或参加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公司设计的公共模具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好评,被许多公司选用,产品荣获多项国内外包装大奖。目前,公司正积极打造中粮包装的塑胶产品发展中心。(记者  周琦/文  计海新/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