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认真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回顾一年来的发展成就,由中共太仓市委宣传部主办,太仓日报社、太仓市广播电视总台、太仓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中国电信太仓分公司协办的“中国电信天翼杯”2017年太仓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今日启动。本网站今日刊出16条候选条目,请您投票评选出十大新闻。
欢迎网友们扫码参加活动
   
投票方式

1

纸质投票: 点击下载>>
 “中国电信天翼杯”2017年太仓“十大新闻”评选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票寄送地址:县府东街99号市行政中心6号楼市委宣传部宣传科

2

微信投票:太仓发布官微、太仓日报、扬帆微生活

3

投票时间:1月17日至23日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华为mate10手机
二等奖(2名) 华为畅享7s手机
三等奖(4名) 金立F100SD手机
参与奖(100名) 100元电信充值卡
注: 1.每天同一手机号只能投1次;
2.纸质投票和新媒体投票都只能投10条(多于或少于10条均无效);
3.活动结束后统一抽取获奖者。
  凝智聚力答好“创新四问”,构筑太仓现代产业体系。      

    2017年,我市深入开展“创新四问”活动,集全市之力问出创新的好思路、创新的好举措、创新的好成效,在全市上下形成创新奋进的浓厚氛围,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立足自身优势和未来发展愿景,太仓提出了构建“1115”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千亿级物贸+总部经济,以及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产业规划线路图的划定,为太仓的发展动能转换、产业能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太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全国。

    2017年初,我市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太仓农村改革发展再获国字号殊荣。全市92个村(涉农社区)全部完成“e阳光”平台农户基础资料的录入上传工作,78个村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并推送信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四个十万亩”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吴家湾、电站生态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形成特色;深入开展“三优三保”行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35亩,完成36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和1个康居特色村建设。
  抓实“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2月28日,全市“作风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启动。69个创建服务品牌的机关部门服务再提升、形象再优化,48个“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创新项目”加快落实,机关114个科室(窗口)作风效能建设示范点全方位提优补短。认真抓好“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研究制定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啄木鸟”行动、“1123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等六个方面21条具体项目,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机关为民服务实效切实增强。
  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程启动,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作是太仓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一号议案”。3月1日,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工作会议举行。从2017年起,我市对13个被撤并镇(管理区)开展针对性的整治提升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被撤并镇(管理区)“环境优化、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发展持续”的目标任务。2017年全市9个管理区共实施176个整治提升项目,总投资额5.6亿元。15个管理区(原13个加板桥、陆渡)管委会全面设置到位,鹿河、岳王、老闸管理区整治提升基本完成。
  “263”专项行动落地见效,“散乱污”专项整治重拳出击。

    4月14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暨“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召开,“263”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年关、停、并、转化工企业40家,关停“散乱污”企业264家。“263”专项行动中,针对8大类52项工作任务、34个重点工程项目,尤其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防范环境风险隐患、“散乱污”企业整治、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上聚焦重点难点,奋力攻坚克难,确保目标落实。畜禽养殖、沿路沿线沿河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4月20日,“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正式启动。我市先后于4月27日前往深圳、11月16日前往上海等国内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招商选资、招才引智,成功引进项目53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在11月举办的2017金秋经贸月活动中,30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开业,总投资超500亿元。总投资400亿元的复星文旅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昭衍七溪生物硅谷项目成功落户。恒大童世界等项目加快建设。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3550”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5月3日,全市召开“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加快政务服务“一网运行”,积极融入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办事流程进一步梳理分类;全面推行“一窗通办”办事模式,加快出台《关于优化“3550”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线下一窗、线上集成”不动产业务新模式全省首创;实施“全程在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全力构筑“一门式、一网式”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让交易全程实现“网上跑”。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万户、注册资本400亿元,分别增长63%、66%。10月8日,《关于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
  “河长制”改革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2017年,我市将推进“河长制”工作与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紧密结合,出台并实施《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设立了市镇两级河长办公室10个,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河湖的河长网络体系,全市 670名市、镇、村三级河长开展“点位重点巡河+河长全域巡河”超万次。河长制工作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督查督办等6项制度全面建立,流域性及区域性河道、市级河道、镇级河道 “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全部完成,黑臭河道治理以及河道清淤年度任务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保持在全省、苏州市前列,实现良好开局。全市国考断面达标率100%,获评省优秀管理城市、省生态园林城市,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复查。
  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区获批,对徳合作取得新进展。

    5 月 11 日,我市与德国于利希市结为友好城市;6月1日,在柏林“中德论坛——共塑创新”活动中,太仓的对徳合作被广泛认可;6月13日,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周暨百名德国青年中国(江苏)行活动在太仓举行;7月30日,“中德故事——从太仓出发”主题摄影展在德国于利希市城堡博物馆开幕;9月29日,高新区获批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另外,中德科技合作联委会、2017中德“隐形冠军”峰会在太仓举行。引入德国弗劳恩霍夫硅酸盐研究所太仓中心,中德“双元制”本科开班,德企数量增至286家。
  高新区、科教新城实施“区城合一”,夯实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基础。

    5月24日,我市召开高新区和科教新城领导干部会议,宣布高新区和科教新城实施“区城合一”管理体制改革,以“区城合一、体制创新、资源共享、集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新区和科教新城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增强主城区经济发展实力、城市建管能力,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夯实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基础优势,不断增强高新区在全市产业发展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实施“区城合一”改革,将在职能分工上做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土地管理、统一经济发展、统一财政国资管理、统一干部管理等“五个统一”。
  出台“人才新政20条”,蝉联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奖。

    6月2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创新转型强化人才支撑的若干政策意见》,全面提档升级人才引育政策、管理机制、发展平台,简称“人才新政20条”。全市全年新增国家“万人计划”1人、省“双创人才”9人、姑苏人才计划13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个、高层次人才突破万人,实施科技创新“五百工程”,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9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5.1%,实施“大院大所”战略,加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建设,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科技信息产业园二期等载体加快建设,全市人才科技支出7.49亿元,蝉联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奖。
  中心公园开工建设,“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彰显城市特色。

    9月22日,太仓中心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太仓中心公园位于上海路南侧、朝阳路北侧、半泾路东侧、东亭路西侧的城市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300亩。中心公园建设中将融入市民公园、城市绿肺、海绵湿地、智慧公园和综合开发等五大理念。整个项目将在2019年完工。届时全市将以中心公园为“中心”,进一步形成“一心两湖三环四园”(“一心”指中心公园;“两湖”指金仓湖公园和天镜湖公园;“三环”指依托太仓城区水系构建的滨水廊道。内环由新浏河、盐铁塘、城北河、娄江河构成,二环由新浏河、盐铁塘、湖川塘和十八港构成,三环由新浏河、吴塘河、杨林塘和石头塘构成;“四园”指西庐园、菽园、现代农业园(植物园)和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的田园城市生态体系。
  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成果公开亮相,再现太仓“六国码头”的兴盛。

   9月30日,“娄江馈饷——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初步考古成果展”亮相太仓博物馆,展出了出土完整和修复的瓷器297件(套),以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为主。12月29日,浙江省博物馆跨年展“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举行,展出了该遗址出土的294件(套)文物。该遗址是江苏乃至全国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它再现了元代太仓“六国码头”的繁荣兴盛,填补了本地区元代海外贸易相关遗存的空白。
  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全力谱写新时代太仓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太仓全市各界迅速兴起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总目标,做亮特色、提升能级、补齐短板,高质量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临江现代物贸基地、现代田园城市样板、中德合作城市典范”,全力谱写新时代太仓发展新篇章。
  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首位,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12月7日,2017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市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首位,这是太仓第6次获得这一殊荣,也是第3次位列县级榜单首位。出台《富民增收工作意见》,全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8.4%,全市扶持创业近1200人,建立“一户一档一策”机制,精准帮扶困难家庭,荣获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省测社会治安安全感98.5%,位居全省前列。基层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启动。
  市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启动,违法燃放将受到严肃惩戒。

   从12月21日起,太仓西至204国道,北至339省道,东至G15高速,南至健雄路的市域范围内,正式全面禁燃烟花爆竹。在禁止燃放的区域和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的,对个人处以100元至500元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有违反禁燃烟花爆竹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并受到处罚的,其相关信息纳入市信用征信平台系统,按照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以上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