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时30分,家住马家地园的朱喜庆都会在家人的护送下,来到位于长春路上的太仓市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很热闹,工作人员也很亲切,把我照顾得很好。”对于81岁的朱老伯来说,每天风雨无阻地到日间照料中心来活动已成习惯。
“一荤两素一汤,有排骨、炒萝卜丝、大白菜,不到十块钱。”在沙溪塘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何锦明吃完饭,就来到一旁的阅览室看书。用他的话说,子女不在身边,一个人在家闲着无事,在这里过一天很充实。“谁说老来无趣,我在这交了好几个朋友呢。”
朱喜庆和何锦明都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常客。每天,全市有3000多名老年人会来到遍布城乡的106家日间照料中心内,唠家常、做手工、看书读报、锻炼身体……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在太仓,不论是在养老机构,还是在日间照料中心,亦或是在百姓家中,总能看到老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而这些笑容的产生,得益于我市不断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现在我们老人真是开心啊!”璜泾镇孟河村的陆昌今年85岁,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去年,陆昌和老伴身体相继出现问题,就向村里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援助对象,他每个月可以享受36小时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这一年多来,小张跟我们关系很好,她不管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经常帮我们倒马桶,我们对她都特别满意。”说起居家养老服务员小张,陆昌就有夸不完的话,“有的时候实在没什么事做了,我们就让她坐下休息一会,可是她还是不肯,帮我们屋里屋外都弄得干干净净的,房里没有檐尘,地上没有灰尘,灶上没有油渍。”
2013年年底,我市开始试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近年来,政府资助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不断扩展,从9种特殊对象发展到80周岁以上全部老年人。现在,有1.4万余名太仓老人享受到这一服务。
周一声乐、周二交谊舞、周四瑜伽和钢琴,对于今年67岁的王秋萍来说,老年大学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以前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现在能来老年大学上学,让我觉得特别开心,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秋萍说,5年来,老年大学开设的科目越来越丰富,学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这几年还建成了沙溪、浏河、浮桥、璜泾老年大学分校,让更多的老年人有了文化养老的好去处。如今,全市共有4500多名老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
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5年来,太仓不断破解养老难题,对养老机构提档升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推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互助养老、文化养老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基本构建并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具有太仓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让全市老年人过上安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改造建设市颐悦园,对市福利中心和城厢、双凤、陆渡福利院进行提档改造,启动璜泾、双凤、科教新城养老机构新建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床位5706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9张;建成106家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和110家老年人助餐点,还建立了161个互助养老小组;全市建有720个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上百个文化广场,每年举办各类老年文体活动,参加文体活动的老人超过7万人次。
娄东宾馆>>>
周末自助餐优惠多多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或者全家出动,来娄东宾馆享受精致美味的自助大餐吧。除了能品尝到北京烤鸭等各种美食,贴心的大厨们为大家准备了令人称赞的牛排。
就像吃海鲜一样,牛排的新鲜度、产地和等级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口感。娄东宾馆的大厨们除了在牛排的挑选上严格把关,在烹饪的时候更是注重火候,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口感肥肥嫩嫩而且Q弹有嚼劲,绝对满足食客的味蕾。再喝上一口啤酒,真是神清气爽。此外,刚烤出的北京烤鸭,皮质酥脆,肉质鲜嫩。配以荷叶饼、葱、酱食之,腴美醇厚,回味不尽。
周末来娄东宾馆还能享受自助餐诸多优惠:生日特惠,生日当天本人持有效证件可享1人至3人的原价5折优惠;关爱老人,60周岁及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可享原价5折优惠;家庭欢乐时光,两位成人带一名1.2米以下的儿童享208元/套;住店客人可享98元/位;刷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可享79元/位。(记者 邢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