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关注 >> 内容

凝聚“创新四问”的太仓力量

太仓在创新发展上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如何在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原创成果产业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如何培育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如何打造有利于吸引创新创业人才、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两会期间,由“创新四问”引发的有关推进太仓创新发展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

  集聚创新高端要素

  “创新、转型是高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市人大代表、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冯玉良表示,要推动创新发展,必须聚集创新高端要素。高新区在聚集创新要素上已有较好的基础,今后还要做好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新区更好地引领全市创新发展。

  当前,高新区已经拥有较好的创新资源。高新区有较多的创新载体,太仓软件园、市科技创业园、中德工业园、德国留学生创业园等已经建成。高新区聚集了较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仅中美冠科公司就汇聚了50多名海归博士。高新区培育引进了一批科技型企业,企业内设的研发机构有力推动了高新区创新发展。

  冯玉良表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答好“创新四问”,符合当前发展需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新区将通过开展人才招商、科技招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工作,加快引进创新型企业,并形成聚集效应。人才是创新的主要要素,高新区将开展人才招引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与国内外机构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大量引进高端人才,为推动高新区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筑金巢方引金凤栖。高新区将大力建设创新载体,特别是高端创新载体,积极对上争取,建成更多省、国家级创新载体;与德国、上海等地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进高端智能制造等平台建设。同时,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加强对创新创业的引导、支持。 

  优化创新发展生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软环境,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对于创新驱动,无疑具有重要裨益。”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孙惠球说,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体现了创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创新四问”的题中之义。

  孙惠球认为,要从政策、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在政策支持上,应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定关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增强各类政策扶持项目承担单位的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制度;完善检验检测、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在创新科技金融上,建立多层次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和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领域;逐步充实、放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规模,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行信贷扶持。

  在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上,应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水平,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及相关司法服务,推进江苏-德国知识产权国际服务平台建设,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优越的知识产权环境。

  孙惠球表示,还要打造为创新生态服务的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积极建立爱护、支持创新失败人才的机制和制度规定;探索建立创新容错免责机制,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

  做大做强创新企业

  “创新是提升企业生产力与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企业要做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市人大代表、太仓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芳表示。

  协鑫光伏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外资企业。“在2016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协鑫集团位列全球第二,比上年前移9位,为前10名中唯一入榜的中国企业。”蔡芳介绍,协鑫光伏是协鑫集团光伏领域设计产能较大的公司,两个车间的切片机达到179台,成为全球同行业中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人机控制佼佼者。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协鑫光伏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中心建设,与南航、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强合作,不断开发新装置新产品,研发的AGV小车可以大幅提高上棒、下棒的效率,开发的晶硅新切片转化率更高。同时,企业强化技术改造,实施粘棒流水线、自动配砂、自动插片机、清洗自动上料、分选流水线等技改项目,提升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使得运营成本大幅下降,生产周期大为缩短,不良率进一步下降,各种KPI数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六车间更成为去年第一批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

  蔡芳表示,今后协鑫光伏将与国际同行、集团内光伏企业紧密合作,开发转换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为光伏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李孝忠 戴周华 肖 朋)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