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融入上海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太仓与上海,一衣带水、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如今,融合发展、一体发展正成为两地合作交流主旋律。“融入上海”,为太仓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太仓生物港是港区近期打造的一个生命科学与诊断产业专业园区。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引进14家专业从事生物医药制备的企业,现有4幢厂房中的3幢已经全部入驻,二期厂房建设已经纳入规划议程。太仓生物港的发展与融入上海密不可分。“上海是我们招商引资主要项目来源地,14家企业中有近八成来自上海。”港区经发局副局长、太仓生物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志勤说。

不仅太仓生物港的项目大多来自上海,在内资引进中,上海项目也是占据重要地位。上半年,全市引进上海项目65个,新增项目投资总额66.40亿元,新增注册资金22.73亿元,占整个内资比重24.70%,同比增长22.01%,引进上海资金实际到账35.20亿元。“十二五”以来,太仓引进上海项目733个,新增项目投资总额418.99亿元,新增注册资金172.2亿元, 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注册资本133.18亿元。

透过数字,是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位于浏河镇的保捷锻压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汽股份的三级改制企业,2011年落户太仓。在太仓5年的发展,这家企业一期、二期项目全部实现满负荷生产,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17年将投资三期项目,并建立集团公司。目前,保捷公司正在实施智能制造计划,努力成为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排头兵。落户太仓生物港的沪上企业,拥有较高的学历人群和创新能力,主要进行研发、测试等工作,不少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些项目的落户,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上海带给近邻太仓的“溢出效应”,不仅在于产业升级,还在于社会民生事业的进步。近年来,太仓市主动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初步建成了纵横贯通上海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与上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接,特别是在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推动文艺创新与繁荣、促进休闲旅游产业等方面成效明显。

  成绩的背后,是融入上海理念的先行。“近年来,我们加强与上海市社科院等智囊机构交流合作,找准太仓对接上海、融入上海、服务上海的功能地位和比较优势,研究国家对上海发展定位、相关政策以及与太仓等周边城市互动发展的路径,出台符合太仓市情的对接举措和政策。”市发改委副主任顾星球说。

  做深做透“融入上海”这篇大文章,是太仓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也是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征程上蹄疾步稳的重要依托。太仓市将注重以规划协同为导向,强化融入上海的协调性;以交通连接为基础,强化融入上海的保障性;以要素交流为根本,强化融入的互通性;以产业联动为重点,强化融入的成效性;以平台对接为抓手,强化融入的支持性,重点在交通连接、航运合作、产业配套、成果转化、平台融入、社会融合、人才互流、政策研究等方面开拓创新,使太仓真正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戴周华)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