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苑社区,红五月大联欢,江南丝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让居民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在学苑社区服务中心,亲子乐园、乒乓球室、健身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等一应俱全,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这些设施带来的便利。这里虽然没有专门管理人员,但秩序井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学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怡告诉记者,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再发动市民形成最终一致的管理方案,他们自己确定的管理方案,自然会执行到位。
两年前,学苑社区成立。因为是拆迁安置小区,村民们入住以后,有各种服务需求。王怡先是找来理发师,定期到社区给老人理发,又联系卫生院,每个月两次给老人免费检测血糖、量血压;每到寒暑假,他又召集志愿者,给学生开设免费兴趣班。
去年,王怡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居民反映停车位太少,建议能不能将部分绿化改为停车位,于是王怡召集居民开会,听取意见,形成方案。这一议事制度同样也体现在社区活动室的建立和管理中。在开放之前,活动室建哪些、建好后如何管理,王怡都让居民广泛参与,发动居民提出想法、给出意见,最终形成方案,实现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今年以来,王怡探索实施党建新模式,5月份,青年党员志愿者服务联盟——先锋会在学苑社区成立,先锋会集聚了12名社区年轻党员以及周边高校、园区、高科技企业的党员,下设5个部门,包括便民利民服务、文体科教服务、帮扶救助服务、就业创业服务、邻里关怀服务,积极发挥党员志愿者先锋作用,实现“让先锋更闪耀、让家园更美好”的社区愿景。
□ 记者 廖文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