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我市取得了靓丽的发展成绩单,党的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为谱写太仓改革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持续“补钙”
锤炼党性坚强“主心骨”
“谢谢,小区的路灯亮了,窨井盖也修好了……”小区居民在QQ群感谢双凤镇凤中雅苑、凤祥苑社区工作站巡访干部,这是我市开展农村党组织“365”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真实场景。
我市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展一系列重大政治活动为抓手,持续“补钙”,不断强化党性锤炼,凝聚起巨大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积极搭建活动特色载体,全面实施“365服务工程”,组织开展“民生大巡访”、“干部回家乡”等活动,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果。我市还以“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太仓”为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谋划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了“佩党徽、亮身份、树形象”、“重温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等19项系列活动。5年来,组织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等党性教育主题班次55期;举办领导干部理论知识讲座39期,参训干部22493人次;各单位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200多期,首创性地建立“领题导读”干部学习新模式获得了上级肯定。
聚焦“领跑”
打造引力强劲“火车头”
十八大以来,我市着力调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大力选拔培养“好干部”。
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统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重点配强“一把手”和重要岗位干部,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显著提升。出台了《党政干部交流工作暂行办法》、《日常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定期综合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13项,完善干部选拔、调配、考察、教育、监督等各环节政策配套。以“一把手”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日常监督,5年来,共对84名领导干部开展“三责联审”和经济责任审计。
我市还着眼各级班子配备需要和年轻干部战略储备,实施“A730培养计划”,截至2015年,培养储备优秀人才826名;18名入库干部走上副科职以上领导岗位。近5年来,选派315名年轻干部赴基层、一线岗位“双向挂职”、“挂实职”,搭建“青年干部进企业”、“青年干部风采大赛”、“自助互学”等平台,多渠道培养年轻干部。我市还在年度考察、任前考察、谈心谈话基础上,独创性地开展“对事考察”工作,推动考察了解干部功夫下在平时,得到上级组织部门和有关领导关注。
夯实“根基”
构筑基层党建“强堡垒”
5年来,我市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市委下发基层党建工作“四个责任清单”,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专项述职;高标准推进村级“四有一责”、社区“三强一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四服务四提升”、社会组织“4S”行动计划、区域党建工作站建设;选派9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推动实现精准扶贫;实施“基层党务干部素质提升计划”,有1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提拔进入镇级领导班子;实施农村党组织“365服务工程”;深化党员关爱帮扶行动,累计向1.6万名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发放党员关爱基金2700万元。
5年来,我市有3个基层党组织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66个基层党组织获评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锋党组织,4名村书记获评“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1名村书记获评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3名村(社区)书记获评苏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抢栽“梧桐”
招揽创新创业“金凤凰”
“我们看中的就是太仓优惠的人才政策、便利的区位优势、强大的载体平台、优质的政府服务。”在2016年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上,落户太仓的德生堂(江苏)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钟文君博士如是说。
我市全面实施 “522人才工程”;紧扣“十三五”发展,深化新一轮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出台“娄东英才”工程实施意见及系列配套子计划;持续借力“赢在苏州”创业大赛、“春晖杯”、“海创智库”等高端引才平台,成功举办“精英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接会、“千人计划”专家发现太仓等活动;新建了大学科技园、德国留学生创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太仓已经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24名国家“千人计划”、4支省双创团队、40名省双创人才、62名姑苏人才在太挥洒汗水。截至201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14.07万人,高层次人才达8464人。(记者 徐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