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企加速集聚基础上,搭建更高发展平台
7月11日,德国社民党副主席君贝尔率代表团访问太仓,他表示,从一大批德国企业落户太仓,看到了中德两国全方位合作的强大生命力。中联部八局副处长孙守亮表示,“我认为,太仓是中国与德国中小企业合作最成功的城市。”
经过5年的发展,我市对德合作在德企数量大聚集基础上,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面的合作。也正是因为如此,太仓对德合作普遍得到有关权威人士的肯定。
德企落户
加速聚集中有新变化
6月24日,我市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内,必特克刀具、必斯曼冷成型技术联合举行开业庆典仪式。
“必特克来了,作为供应商,我们自然也会过来。”仪式上,必斯曼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业务上有关联,两家公司一前一后确定落户太仓。值得关注的是,前来祝贺两家公司开业的还有德国维特根公司,原来必特克又是维特根的供应商。“其实,我们确定落户太仓时并不知道维特根公司也会选择太仓,现在看来选择太仓是英雄所见略同。”必特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得益于前期积累的良好口碑,近年来,在太的德企呈现出加速集聚态势。2011年初德企总数150家,到2015年末达到230家,目前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250家,近5年集聚了过去10多年落户的德企总数。
同时,德企商贸公司、咨询公司等也越来越多地来到太仓,德国资本投向太仓的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去年新引进的德企约三分之一是商贸服务性企业。
平台建设
是成果更是发展基础
随着6月初太仓德国中心启幕运营,我市对德合作一个新的平台又开始发挥作用。
早前上海已有德国中心,而为了促使德国中心在紧邻上海的太仓落地,我市也花了不少精力。德国中心在德企中拥有巨大影响力,成功引进德国中心,既是对德合作成果,更是未来推进合作的基础。
我市在搭建对德合作平台上下足功夫。目前,我市有“三园、两办、两中心和一馆”八大对德交流合作平台,即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德国留学生创业园、中德友好幼儿园、太仓驻德国办事处、中国德国商会驻太仓办事处、德国中心、史太白中心和中德合作成果展示馆。这八大载体无一例外都是近5年建设成功的。
这些平台在全国各地对德合作中是不多见的,其中不乏“全国首家”,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纯德资工业园区,中国德国商会太仓办事处是中国德国商会在我国县级市建立的首个办事处。太仓驻德国办事处则是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唯一一家县级地方政府设立的办事机构。
每个平台的设立都是太仓长期坚持对德合作的重要成果,是从构建无缝交流机制、打造德企发展软硬件环境、吸引德国智慧与技术等方面形成深化太仓对德合作的现实需要,这些平台为谋划对德合作新升级夯实了基础。
深化合作
构建多领域发展伙伴
我市很早就开展双元制教育实践,之前主要集中在技术蓝领培训范围,2015年,舍弗勒、健雄学院和同济大学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开启舍弗勒双元制应用型本科项目。目前,我市又加快推进与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国内高校、太仓欧商企业投资协会等合作,加快推进双元制本科专业落地开班,这标志着我市将形成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中国工匠”培养体系。
近期,我市对德合作在诸多新的领域陆续有新成果展现。随着众多德企落户,近300名德国管理技术人才和200多名德国留学生来到太仓创新创业,加速太仓人才聚集。在太德企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德国工业4.0计划,积极帮助中国企业构筑通往工业4.0的快捷之路,争做中国企业的发展伙伴。德资企业筹建的中德友好幼儿园已经揭幕,德企还投身于公益事业,建立中国首家德资智障人员工厂,赢得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我市乘势而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未来几年,我市在全方位、有深度、有高度的对德合作中将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城市,建设江苏对外合作新平台。(记者 戴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