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太仓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市行政中心开幕。沈觅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太仓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践行新理念,开拓新境界,为谱写好中国梦的太仓篇章而努力奋斗》的报告。
首页 >> 展示新成就喜迎党代会 >> 内容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5年间投入超180亿元 完成95个重点工程项目

港区向阳河畔,经常有成群的钓友神情专注地垂钓。市民郑先生告诉记者,向阳河在前两年不用说钓鱼,就是走在它的旁边也能闻到臭味,现在河水水质好多了。“上海钓客也慕名前来,现在要是水质不好能有这么多人来垂钓吗?”郑先生说。

  向阳河水质的改善,是太仓过去几年极尽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末,全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考核基准数下降17.9%;全市7个重点考核断面中4个断面水质达到了相应功能区要求。” 市环境监测站站长马燕忠告诉记者,今年前4个月,空气质量较前有更大提高,PM2.5浓度为50.7,与2015年同期相比减少26.5%,与考核基数同期相比减少33.1%,在苏州各市区中绝对值最小,减少数最高。”

  加大投入

  建设环境基础设施

  由水面脏臭到钓客垂钓,向阳河水质的改善在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最大的功劳要记到化工园区‘一厂一管’工程实施上。”新太酒精负责人介绍,过去港区化工园区的污水管道由于建设时间长,管道破损现象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水外溢,还有一些企业存在偷排现象,现在全部建成地上明管,管道哪里出现问题一目了然。

  基础设施很重要,关键要舍得投入。港区化工园区 “一厂一管”工程投资了8000多万元,从2012年启动建设,采用“一企一管”明管输送方式将污水排放至收集监控池,经实时监测达标后统一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终结了废水跑冒滴漏现象,水质自然会得到很大改善。

5年间,我市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直接用于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投入占GDP比重每年始终保持在4%以上,累计投入环保资金达75亿元。目前,全市建成了饮用水安全供水网、污水处理网、清洁能源网、垃圾无害化处置网、城乡生态绿网“五张网”,各项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环境质量,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重拳出击

  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去年5月,经过严格取证,市环保局重拳出击,对太仓明克倢铝制品有限公司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作出按日连续处罚,决定罚款31.5万元,同时,责令其立即改正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这是我市首例按日连续处罚案例。“我们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坚持铁心治污、铁腕执法、铁面问责,重拳出击,做到由‘污染趋势根本扭转’向‘环境质量根本好转’转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加强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划分三级网格:以全市行政区域建立一级网格;以镇(区)行政区域建立二级网格;三级网格设到镇工业区、村(社区),具体负责收集报告网格内各类环境信息,对区域内的排污单位开展巡查,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落实上级网格提出的整改要求等,坚决消灭环境监管盲区、死角。去年8月,市环境监察大队一中队根据群众举报,查封了利用茜泾村原三里村四组加弹厂厂房进行金属碱洗、磷化除油从事金属件的表面处理“发黑”加工作坊。“这些小作坊没有营业执照,没有任何许可证件,常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环境监察部门的监管难度较大,如果不是三级网格发挥作用,一般很难发现其隐蔽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境监察大队一中队队长高波说。

  过去5年,我市整治完成突出环境问题78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562件,处罚金额2679万元。建立了环境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累计按日连续处罚8件,实施查封扣押3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5件。

  “过去5年,我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工程建设,投入180多亿元,完成95个重点工程项目;优化生态空间保护,生态红线区域占比提升至20.64%,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市环保局负责人对太仓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信心满满。(记者 徐盛兵)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