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
在中科院院士龚岳亭、张友尚等行业技术元老支持下,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授级高工李振勇率领华益美团队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核酸检测技术——血液筛查“4合1”核酸检测试剂,单管就可以查出4种病毒并确定病毒类型,一滴就可以卖出上千元高价。
随着科技进步、人才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推进,越来越多的像华益美一样的创新“因子”被激活,全市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2%,5年提高了16.1个百分点,成功晋升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
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6.56件
90千瓦柴油机与大容量锂电池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动力源。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打破常规思维,把这两种动力源整合在一起,嵌入“GUI”智能用户操作系统等新技术,选用防炫目材料等新材料,开发出了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节能环保,操作舒适,具有智能控制等特点,深受包括马士基、中远国际太平洋、新加坡港务集团等世界前5强码头公司在内的众多国际码头公司追捧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战略,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强创新载体和专业孵化器建设,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有效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区域经济运行活力和动力。
“十二五”期间,我市新认定国家级研发机构1家,省级研发机构21家,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56件,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58项,地方标准3项,累计分别达到43项、82项和30项;工业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省著名商标37件、苏州市知名商标58件。
福布斯人才指数全国第三
针对不少制造厂家不能解决多种设备集成这一现象,同高先进制造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旭东团队开发出了国内领先的基于大功率激光加工的混合工艺复杂制造系统仿真技术。凭借强大的专业研发力量,汤旭东成功入选姑苏人才计划,汤旭东团队与美国MBE、瑞典PERMANOVA、德国ThyssenKrupp、德国宾采尔、北车和上汽通用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我市深入实施“522”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以新生代企业家为重点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影响力,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留住高层次人才,有效推动了全市人才工作实现跨越提升。
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才14.07万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4人,省“双创计划”人才40人,省创新团队4个,姑苏人才计划60人,太仓科技领军人才196人,福布斯中国大陆排行榜太仓人才指数全国第三。
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新增用地,企业一般需要前往发改委、环保、国土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获取“同意供地文件”,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多头联系、来回递送材料现象。从方便办事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出发,我市推出“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新举措,消除了这一现象。
“新增用地联合预审服务”是我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新动作之一。“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各项改革事业和科技创新最基本的保障,是一个地方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法宝。”市政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组织框架重新设计以及行政体制方面创新,既是顶层设计,更是社会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长效保障。
近年来,我市完成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沙溪镇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区镇合一”、“区街合一”,设立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省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这一切有效化解了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营造出了更加科学、更为开放、更富活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释放出强劲动力。(记者 李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