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行动 >> 内容

环境执法开启“随机模式”

昨天上午9时,在市环境监察大队会议室,工作人员宣布“四随机”检查人员的分组。9时15分,各组拿到随机抽出的需要检查的企业名单,随即上车赶往企业进行抽查。

  市环境监察大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7月6日,他在市环境监察大队领导的监督下,从环境监察业务管理平台上的环境监管“四随机”抽查库中,在“任务数”(即抽查组的个数)中点入“5”,每组所需“执法人员”点入“2”,“企业数”点入“2”,然后点击“开始随机”,人员、企业名单交替翻飞,一会儿功夫,电脑就随机生成了5个组别及各自的执法人员以及需要检查的企业。随后工作人员将名单打印好,放入信封密封,并通知相关执法人员第二天一早带好执法证、身着环保制服,到环境监察大队集中,至于检查哪家企业要一直到宣布结束后才告诉相关抽查组。

  记者跟随第一组采访。上车前,执法人员打开信封,看到当天要检查的是两家企业:见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和电子(太仓)有限公司。在见诚公司大门口,执法人员亮明身份,直奔污染处理设施,直接开展检查。

  见诚公司是生产、装配自行车的企业。“你们喷涂车间废气治理设施整改的效果怎么样?”执法人员问。“我们根据环保局的整改要求,新上了一套‘活性炭+焚烧’装置,目前效果很好,基本上消除了废气污染。”匆匆赶来的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环境执法人员对设施的运行情况作了现场检查,发现治理设施运行正常。“你们要根据活性炭的使用性能做到经常更换,充分发挥治理设施的效能。”执法人员交代说。

  酸处理车间是喷涂的前道工序。“没有这道工序,车身喷涂就不能达到效果,但用酸进行处理,容易形成酸雾,必须对酸雾进行处理。”执法人员一边介绍,一边检查了“酸碱洗涤塔”的运行情况。执法人员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危废堆放在简易棚里,明显不合规范,容易造成雨淋、渗漏。“这样堆放不符合危废‘三防’即防渗漏、防雨淋、防流失的要求,必须进行整改。”在随后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执法人员希望见诚公司持之以恒抓好污染治理,并出具了行政处理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对危废堆场进行整改,确保符合环保要求。公司负责人当场签收了行政处理通知书,并表示将立即进行整改。

  检查组又赶到兴和电子,查看了危废存储仓库、镍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发现设施运行正常、治理效果较好。执法人员还对治理后的废水采样。

  环保志愿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抽查,不时询问公司负责人环保设施的投入与运行情况、处理工艺的效果等。

  昨天,5个抽查组共检查了10家企业,查出了一些问题。“过去我们固定时间、固定执法人员、固定频次到区域里的固定企业开展检查,时间长了也容易形成弊端。我们推行‘四随机、二公开’监管抽查制度,即‘人员随机、企业随机、时间随机、公众参与随机’,实行‘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着力解决‘执法人员有限、监管对象无限’难题。”市环保局负责人说,这从制度上对行政执法权进行约束,消除了“任性检查”、“熟面孔监管”等弊端,打破了企业在环保问题上的侥幸心理,提高了环境执法人员的能力水平,志愿者的参与又营造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氛围。1至6月,市环保局全面推行“四随机、二公开”监管抽查制度,共抽查企业1529家;开展夜间、节假日执法检查13次,检查企业50厂次;出动执法人员140人次。(记者 徐盛兵)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