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内容

[苏州日报]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城市

设立太仓德国中心意味着太仓对德合作迈入了新阶段,就今后如何继续做强对德合作这篇文章,太仓已经作出部署——

  □苏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顾志敏

  开展对德合作23年来,太仓德资企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对德合作成果在推动太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太仓在国际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今后,太仓如何继续做强对德合作这篇文章?设立太仓德国中心,无疑为双方搭建起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太仓市委副书记、市长沈觅介绍,面对德方抛出的橄榄枝,太仓也给出了积极回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深化对德合作,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城市作出了具体部署。

  全市“一盘棋”联动推进

  在过去23年里,太仓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新区”)一直是太仓开展对德合作的主要载体。目前落户太仓的230多家德企,几乎全部集中在这里,并且绝大多数是工业企业。今后,这一局面将有所改变。

  去年底出台的《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就已明确,“十三五”时期,太仓将全力做好“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三篇特色文章。将对德合作上升到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

  就深化对德合作,太仓已经确立全市“一盘棋”概念,将以往新区的“独角戏”变成各板块共同参与的“大合唱”。以新区为主战场,强化相关板块联动发展,开创全市通力协作推进对德合作的新局面。同时,在具体吸引德资过程中,各板块也将根据各自优势特点,在业态上有所区别,错位发展,丰富太仓德资企业的产业结构。

  据太仓市副市长朱万里介绍,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将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围绕装备、医药、化工和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加大招商力度;科教新城、旅游度假区作为太仓的创新科研、旅游休闲的主阵地,分别侧重于拓展研发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优质项目;而城厢、沙溪等镇则主攻在各行业细分领域有地位、创新型的德资“隐形冠军”型项目。

  根据《意见》部署,到2020年,太仓将新引进德企200家,新增注册资金20亿美元,在太仓落户的德企超过400家,德资工业产值在太仓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20%;德企在太仓GDP、科技创新、财政贡献份额明显提升,形成德资高端制造业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德国工业4.0充分融合中国制造2025

  在通快(中国)有限公司,从客户咨询到生成订单,再到生产、发货等全过程,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器可全年实现无人自动化连续生产。工作人员只需要手持一部iPad,就可以操控全部生产过程。

  德资企业大多具有雄厚的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落户太仓的德企智能化生产程度普遍较高。目前,包括通快在内的一些企业已经率先进行了工业4.0实践,这也是太仓在今后的对德合作中重点发力的方向。

  今后,太仓每年都将引进一家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德国工业4.0代表性企业,以及规模体量大、行业引领作用强的龙头型制造业企业,在做大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等现有德企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向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部件等高端产业延伸,推进“机器换人”,建立国内领先的自动化制造业基地。“引进这些企业,目的是学习借鉴德国工业4.0模式,与我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充分融合,在太仓移植生根,推动德企与本地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融入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太仓市科技局副局长万芬奇这样说。

  过去23年里,大量德企集聚太仓,带动了300多家民营企业为德企提供配套生产服务,并催生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高成长性企业。

  今后,太仓将建立双向合作机制,引导本地企业围绕德企产业链协作发展,推动双方开展更高水平的合作。

  具体而言,今后将更加注重综合利用德资搭载的高新技术、先进装备、先进管理与国际营销网络,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形成德资德企与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态势。努力实现五年内新增100家本地民营企业与德企在智能制造、市场开拓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合作。

  城市发展融入更多德国元素

  在德国,啤酒文化深入人心。从2006年起,每年夏秋之际,太仓都会举办啤酒节,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德国人可以尽情享受纯正的德国啤酒、欢快的德国乐队和美味的德式盛宴。

  今后在太仓,类似的德国元素将会越来越多。按照《意见》部署,太仓将积极营造更加贴近德国文化的城乡风貌,在城市规划、市政交通、商贸旅游等各方面融入更多德国元素,让来这里的德国人找到家乡的感觉。

  在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片区,将重点打造一条特色商业街、一条交通示范路、一个特色风情商贸区。突出国际交流、科研教育、商务办公、商贸休闲,兼具部分人居和旅游观光功能,既富有德国文化元素,又保留中国江南水乡特色,成为对德合作的一个集中化、综合化、具象化的商务休闲旅游目的地。

  建立全社会对德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友好学校交流和大中小学学生对德修学交流;鼓励设立德语和德国文化培训机构;加强医疗卫生对德合作,积极开展医学交流,探索引进德国医疗机构和先进医疗卫生管理模式。

  在太仓的德企里,不少德国籍高管都选择安家上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子女上学方便。记者从太仓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太仓已经在考虑建立一所国际幼儿园,同时正积极与上海德国学校探索合作设立分部,逐步设立德国中小学,留住德国人。

  目前,一些融入德国元素的行动已经展开。今年太仓举办了首届“郑和杯”青年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其中海外参赛项目大都来自德国,甚至有不少人专程从德国千里迢迢赶来参赛,其中的优秀项目还被引入了德国中心发展。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