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生产高科技弹簧、冲压件等产品的德国公司克恩-里伯斯落户太仓。
自此,这座陆地面积仅666平方公里的江南小城通过20年时间的“打拼”,集聚了220多家德国企业,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
背靠德国大众挖得第一桶金“第一个来我们太仓落户的德国企业,其实属于无心插柳。太仓1993年设立经济开发区,同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弹簧有限公司落户。当时,德国巴符州议员、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博士只是试探性的在太仓投了50万马克“试水”,当时成立了仅有10个人的小公司,试着在太仓投资两台机器开始生产,厂房都是租的。随着业务迅猛发展,克恩-里伯斯不断滚雪球式的发展,现在已“裂变”出7家企业。
2008年10月16日,由太仓市政府和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的“德中同行——2008太仓周”活动在太仓举行,当时太仓德企刚突破100家,同年11月,太仓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以克恩-里伯斯为发端,截至2015年底,太仓德企总数达到220多家,项目总投资近20亿美元,年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太仓投资落户的德资企业有90%以上完成了增资扩产,企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已有舍弗勒、托克斯、慧鱼、瑞好等一大批德资企业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第五期的增资扩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25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太仓还不想走?
第一是诚心。在德国,不讲诚信是没有人愿意和你打交道的,欺骗只能一次,以后就不会有人相信你。德国客商为何信任太仓,原因是20多年来太仓承诺的每一句话都在一一兑现,来到太仓眼睛看到的与推介时听到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是耐心。德国人严谨而慢热,追求发展质量,与他们打交道一定要有耐心。曾经有个200万美金的项目,我们与德企谈了5年,之后杳无音讯。但是过了2年后,他们又决定来太仓投资。德国客商说,前几年金融危机,太仓项目被迫搁置,如今时机成熟来中国投资,发展是一步一步稳稳前行的。所以说和德国人、德国企业合作,耐心很重要。
第三是恒心。德国企业投资,一般开始都是试水,规模比较小,不会对经济数字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一旦他认可你,就会不断加大投资,现在90%以上的德企完成了增资扩产。可以说,太仓今天的成绩,是坚持了20多年的结果。
第四是决心。这20多年来,太仓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都认准了对德合作这条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共识,从市委市政府到各个部门,再到开发区,发展中德合作,引进德资企业,服务好德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