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内容

[第一财经]多地展开德资争夺战 中国“德企之乡”太仓有后招

德企通快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扫描二维码进行后续工序

中德合作不断升温,让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的目光投向德国企业。德企以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配件制造为主体产业,技术含量普遍较高,单位能耗少,效益高,成为地方政府的“新宠”。中国庞大的市场,也让不少德企有投资意愿。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吸引德资企业,加大对德合作,比如沈阳、天津、佛山、暨南、成都、芜湖等,一些地方政府直接来太仓开招商会,有不少外国人参加,这让我们有些紧张,压力挺大”,江苏省太仓市政府副市长朱万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太仓作为一个县级市,早在1993年就开始吸引德企,目前230多家德企落户太仓,年产值近300亿元,被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享有中国“德企之乡”的美誉。

但近些年各地开始大力招商德资企业。去年底,国务院批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由中德两国共建的沈阳中德装备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1月已经有35个高端项目入驻中德装备园。目前已有132家德资企业落户沈阳。201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企业家访华首站放在成都,这让当时有160多家德企聚集的成都变得更有吸引力,成都也更重视引进德资。

不过,朱万里告诉本报记者,二十多年里落户太仓的德资企业不断增加,90%的德资增资扩产,德资青睐太仓的原因除了紧邻上海的地域优势外,也与太仓市政府的优势服务紧密相连。

他称,在德企落户的太仓经济开发区定位高端,借鉴了新加坡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对德服务也是经过专业培训,德企认可开发区的环境和服务。

另外,他介绍,此前太仓市政府对德企采用24小时保姆式服务,不过随着德企增加,政府做到对德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德企通快公司员工以iPad支架为例介绍工业4.0技术

太仓市政府的细致服务也得到当地德国企业好评。

上海德国中心首席执行官夏建安(Christian Sommer)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太仓市政府对德企很友好,他们调研了80多家在太仓的德企,谈及他们以后在太仓与政府的合作时,他们反映很正面,积极肯定太仓市政府,这也促使德国方面决定选择在太仓设立一个德国中心。

德国中心是专门为德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而建立的研究招商中心,向入驻中心的客户提供办公用房、市场咨询、律师服务等全方位服务,被誉为“德国之家”。目前中国有3个德国中心,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太仓。太仓德国中心将于今年6月份开业,主要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太仓也在深化中德合作。今年3月底,太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对德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主要目标:努力把太仓打造成为亚太地区德资企业集聚地、中德创新合作试验区、对德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德经贸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国企业走进德国的桥头堡,争取获批国家级“中德(太仓)合作创新园”。

朱万里向本报记者介绍,技能性人才是德企落户的一大关键。目前太仓有六家采用德国双元制的学校,基本满足了当地德企对蓝领技能性人才的要求,但工程师还稀缺,而且太仓对高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够,这让德企用外地员工成本较高。

他表示,目前太仓已经促成东南大学和德国一所大学进行本科以上的双元制教育计划,培养德企急需的工程人员。未来这些学生第一年在东南大学学习,第二、三年则来太仓学习,3个月学习理论课,3个月去德企参加培训,相互交替。最后一年则去德国的大学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德企上班,上学期间德企将会给其发工资。

朱万里预计,中德两所大学合作的双元制学习班最快今年招生,最迟明年。

网址链接:http://www.yicai.com/news/5016235.html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