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民生共享,就是通过补齐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太仓改革发展成果;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教育布局、促进农民收入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最关注、最期待的事情做起,让百姓更多地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市如何全面实施“民生共享”战略,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代表委员们会场内外讨论的热点。
完善社会救助
帮困难人群撑起 关爱伞
市政协委员史经涛: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事关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政府在这上面的一切努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1年,我市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低保标准从2010年每人每月城镇450元、农村370元提升到现在的750元;实施“自然灾害民生综合保险”,老百姓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得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和自然灾害房屋保险保障;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为84周岁以上老人及年满60周岁且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提供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建成了9家老年护理院,全市养老床位数从2010年的每千名老人26张增加到40张;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点从无到有,目前已建成80家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和84家助餐点;2013年起实施全民普惠的基本殡葬服务费免除政策;对困难老人的救助力度逐步加大,“三无”、“五保”对象的供养金逐年增加等等。
“十三五”期间,我市应不断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逐步提高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优抚群体基本生活水平,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脱贫解困,落实兜底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努力做到持居住证流动人口“救急难”服务全覆盖,社会救助制度与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全覆盖,让困难群众更加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爱。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助学、住房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引导和动员慈善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和服务工作,探索建立民间慈善援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机制和平台。
促进农民增收
使农村群众腰包 鼓起来
市政协委员闻铭:我市近年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401元增加到2015年的25735元,年平均增长10%左右,但与全市农民的期待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市大力实施“民生共享”战略、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一轮发展中,我市应进一步从“产业富民、投资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开发式扶持富民”等“八项措施”着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具体地讲,我市应在推进“三产融合”的过程中,继续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加大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为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不断增加其收入;应结合“一村两楼宇”、村级物业项目建设等,进一步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应加大投入,进一步引导各村(社区)放大自身特色,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应进一步深化土地确权、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农民,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
紧扣民生细节
让百姓获得更多 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范利初:民生共享发展,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民生建设领域不断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细节着手,扎实解决好百姓关心的大事小情,让百姓获得更多“幸福感”。
随着区镇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港城的城市建设也不断加快,居住的人口逐年增多,这对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港区、浮桥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对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的新建以及提档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百姓的期待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好的教育资源,不仅需要一流的硬件设施,更离不开好的师资队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给农村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离不开的话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贸市场尤其是离镇区较远的管理区集贸市场的整治,真正把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管好,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市人大代表朱倩: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农村患脑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群逐年大幅增加。对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来说,脑梗治疗后期费用大,因为脑梗病人不一定符合住院治疗的标准,后期还需长期用药。尽管脑梗、糖尿病等都已被纳入门诊慢性病项目,但要达到医保规定的临床指标才能享受高额度、高比例的报销政策,对于病情不算严重,且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农村病人来说,后期用药自费部分仍然较多。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医保水平,让老百姓看病更轻松。(记者 李华 邢智丰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