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邢公素爱写幽兰 清韵随心流笔端

  邢少兰,字林亭,斋名“古松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38年,邢少兰出生于山东日照西湖大花崖村,自幼生活在人文荟萃的江南古城太仓。20世纪50年代即从师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学花卉,后又受业于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门下钻研山水画。出版有《邢少兰画集》、《邢少兰画选》、《邢少兰作品选集》等多种专集。先后于上海、山东、南京、云南、苏州等地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多次举行个人画展,作品曾屡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被毛主席纪念堂和众多纪念馆、美术馆所收藏。


  邢少兰艺术馆坐落于浏河古镇中心北街229号,建筑面积980平方米,前街后河、粉墙黛瓦、典雅大方,与古色古香的浏河老街氛围契合。门楣上的馆名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远所题。整个艺术馆分上下二层,除了展厅,还有教室、画室、会议室等。两个天井,点缀着紫竹、石笋。临河的后院,一棵黑松,造型独特,顽石独立,拙朴憨厚。朱屺瞻、唐云、宋文治3位大师亲笔题写的“古松堂”牌匾,使人倍感亲切。


  整个艺术馆,共收藏邢少兰书画140多件。有早期的、有晚年的、有巅峰期的,有精品、有力作,有书画、有瓷器、有大幅、有斗方、有山水、有花鸟,各姿各式,各呈面貌。馆中的藏品,除书画外,还有若干瓷器,都是邢少兰在景德镇现画现烧的。有梅瓶、有方瓶、有罐、有盘。其图案,有拿手的兰草、有罕见的螃蟹、有高洁的梅花、有不俗的葫芦、有山水、有人物,往往寥寥几笔,神韵毕现,让人赞叹不绝,爱不释手。


  邢少兰的代表作《六国码头通商图》,古镇古街、临江面海、商贾行人、轿来车往,有驴有马、有摊有铺,江面上更是千帆高张、百艘停泊,场面壮观,气势雄伟。他的山水画中,或群山苍茫之中点缀千松万松,或以松为主、辅以人物,松高洁挺拔,伟岸雄发,人恬淡悠然,抒发的是画家之浩然正气。邢少兰画兰是其一绝,他笔下的兰,灵动飘逸、活色生香,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与其老师朱屺瞻笔下之兰凝重浑厚,形成鲜明对比。


  滨江临沪、风光秀美的浏河,是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江南名镇,古称“刘家港”,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是海运漕粮的始发地,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江南丝竹的发祥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禀赋丰厚。世居浏河的王时敏、王原祁开创“娄东画派”,其影响深远,绵延至今。这里也是丹青大师朱屺瞻的家乡。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