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向其孙女讲述沈天培的抗战经历。小图为沈天培获颁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去年12月17日,我市最后一位抗战老兵沈天培去世。其子沈建忠向记者讲述了老人家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经历——
“再过几天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了。如果父亲还在,那他老人家该有多高兴呀!”8月26日上午,浮桥镇时思社区居民沈建忠一边擦拭着父亲留给他的一枚纪念章,一边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叫沈天培,是我市最后一位抗战老兵,去年12月17日,他老人家去世了。这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就是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5年9月颁发给沈天培的。
“父亲在世时,一直把这枚抗战纪念章当作宝贝收在一个小箱子里,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看看。”沈建忠说,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父亲很少说自己当年的“辉煌战绩”,但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与晚辈们讲述自己当年和战友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药铺当学徒 踏上革命征程
“我父亲18岁时就参加‘江抗’,跟着队伍在太仓以及常熟、上海等地打日本鬼子。当时条件很困难,更可能随时丢掉性命,但他并不怎么害怕……”沈建忠说,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不久,紧邻上海的太仓也来了不少鬼子。
据沈建忠介绍,当年他的父亲17岁,在璜泾一家药铺当学徒。鬼子们非常霸道,责令街上的行人见到日本人要鞠躬行礼,不然就要挨打,有时甚至直接抓人。一天,一个小鬼子来到药铺,由于没有鞠躬行礼,他父亲当场被打了两个耳光,盛怒之下,他举起凳子就想砸向鬼子,幸得旁边人及时相劝,才避免事态扩大。从此,他对鬼子的野蛮行径更加痛恨。
“那时在这个药铺里住了一个地下党员,名叫王云生,我父亲就是在王云生的带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跟着共产党,上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沈建忠说。
作战英勇 留下终身残疾
“当年,我父亲参加的是江南抗日义勇军二支队,也就是江抗新四军二支队。在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参加了常熟、太仓、上海等多地的对日战斗,与鬼子面对面地冲杀。”沈建忠告诉记者。
有一次,沈建忠父亲所在的部队从常熟董浜出发到上海活动,经过茜泾北门处遭遇小股日军,开了火,不到几分钟就解决了那些鬼子,缴获了冲锋枪、自行车等战利品。之后,他和战友们又在常熟董浜与日本鬼子交了火。虽然当时鬼子有着精良的武器装备,气焰嚣张,但勇敢善战的我军依靠熟悉地形的优势,给了敌人有力的反击。经过一阵激战之后,日本鬼子狼狈而逃。
“打鬼子并不像一些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轻松,是很残酷的,牺牲也很大。我父亲不仅丢掉了一条右手臂,一直到去年12月去世时,他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沈建忠告诉记者,有一次,因为要召开北上抗日会议,他父亲受命带了20多人在出入要道口执行警戒任务,正当会议进行到紧要关头时,几个小鬼子闯了进来,在激战中,他的右手手腕和臀部分别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但他不顾伤痛,仍带领战友勇猛反击,最终成功击退了敌人。最终,他在昏迷中被老乡们救起并秘密养伤。
沈建忠说,由于失血过多和长时间耽搁,当时父亲的手掌已坏死,危及生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的右手以及手臂先后被生生锯掉,从此便留下终身残疾。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放弃战斗,一直坚持和战友们一起,抗击日本鬼子,直到抗战胜利。
晚年的沈天培热心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受邀到中小学校给学生们讲述抗战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记者 李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