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逵所指的就是当年日本兵驻扎的地方,如今仅存小石桥。
70年前的那一幕,至今仍深深印刻在80岁老人周云逵的脑海中——
“日本人投降那年,我10岁,读小学三年级,当时我看到了日本人投降签字的整个过程。”说起70年前的情景,周云逵老人还是有点兴奋。
为避日军,一家人逃难至无锡
如今住在沙溪的周云逵,小时候家在直塘老街上。母亲常对他说:“你能活下来是因为坐对了船。”
1937年,周云逵一家准备出去避难。周云逵说,当时他父亲有一个姓谢的干爷,干爷的儿子和周云逵父亲很要好。谢家是开船的,两家人就决定同时坐船逃难,因为人多,最后分坐了两条船。他们两条船与其它众多逃难船一起沿着七浦塘朝西划,途中遇到国民党队伍,要他们将其摆渡到对岸。周家人坐的这条船将当兵的送至对岸后悄悄划走了,而谢家的船再也没有跟上来。周云逵一家一直逃到无锡,后来才知道谢家人坐的那条船翻了,只有谢家老母一人幸免于难。
日本鬼子躹躬,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我读小学三年级,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低下头躹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全过程。”周云逵告诉记者,直塘地理位置特殊,锡沪路刚好在旁边穿过,而且西临昆山,北接常熟,是军事要地,常熟一带经常有游击队和新四军活动,因此有许多日本兵在此驻扎。当时直塘小学在李皇庙内,日本兵一进驻,那里就变成了兵营,学校只得搬到南面的城隍庙,也就是今天的普济寺。1945年8月15日,收音机里传来了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校长董启贤马上组织全校师生上街游行,他们挥着小彩旗,高喊着口号,向百姓传达这一重大喜讯。
周云逵说,1945年9月的一天,直塘街上来了一批头戴大盖帽、身穿军装、携卡宾枪的中国军人。大家听说这些军人是到李皇庙接收日本兵的,就都赶去现场看个究竟,他也挤到了前面。在大操场上,西面放着一排课桌,中国军官坐在桌后,面朝东,威严地目视着前方,四周分列着持枪士兵。而日本鬼子有百余人,全部席地跪坐,低着头,他们的许多武器被放在大操场中间。中国军官宣读了几个文件,经日语翻译员翻译后,日本军官低着头走到课桌前,向中国军人躹躬,随后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天,来了两辆10个轮子的大卡车,日本鬼子一个个被押送上车。据说,这些日本鬼子是被押送到上海,然后遣返回国。
70多年过去了,当年日本鬼子霸占为兵营的李皇庙如今已不在,惟有紧靠庙东的一座小石桥还保留着。(记者 姚建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