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访抗战记忆 >> 内容

10余份老报纸见证日军侵华史

  

陶锦明展示他收藏的《中华日报》。

    昨天上午,沙溪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在他的藏品中,有10余份抗战时期的老报纸,可以从中了解当年日军侵华犯下的种种罪行。


  这位市民叫陶锦明,在沙溪老街西市稍上开了家古玩店,店面不大,店堂内却摆满了各种奇石、瓷器、书画、古钱币等,十分拥挤。陶锦明见到记者过来,当即搬开了一些古玩,并从紧挨在内墙边上的书柜里翻出了一个塑料文件夹,里面则是10余份泛黄的老报纸。


  记者看到,这些报纸有的较为完整,有的损坏较大,有的纸面只存下半页,有的字迹已有些模糊。其中有民国32年5月11日的《中华日报》、民国34年9月6日的《光华日报》、民国34年3月13日的《新申报》以及民国35年6月9日的《新上海》等报纸。报纸字体都是繁体字,标题有竖标题和横标题之分,也有套红的标题,有的版面上还配有新闻图片,但文字排列都为竖排。报纸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为4开,有的是16开,还有方形的。所有报纸的版面都排得满满的,重要新闻用大黑字体,十分醒目。民国32年到34年,分别为公元1943年至1945年,即日本侵华的最后几年和日军投降的这一年。以上报纸出版地均为上海。


  记者细看其中的数份老报纸,在1943年5月11日出版的《中华日报》上,头版新闻是“粉碎敌夺回缅甸企图日军占领布其顿 进迫印缅国境仅二十公里”和“日驻华大使谷正之离东京启程来华”等消息,还配发了一张“华中日军精锐渡河作战”的图片新闻,二版是“德在防地集中生力军 东线大战一触即发”和“伊拉克东北边疆现已宣布为战区 驻有大队英新训练伞兵”等等重要消息。从这些报道中,可见当时日本鬼子和德国法西斯在欧亚各战场上猖狂之极。而在1945年9月6日出版的《光华日报》上,刊登的头条是“驻越南台湾澎湖日军命令向我投降 降书9日在南京签字”的新闻,其他新闻还有“我国军廖耀湘部 空路运抵南京上海方面今日可到达大场”及“沪日军军备册送交我指挥所郑洞国将军晋京布置分所”、“盟军先遣部队今晨开入东京 明日大军二万名隆重检阅将由麦元帅亲自主持”等内容。这张报纸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以后出版的报纸,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等方面内容。


陶锦明介绍,这些抗战时期出版的报纸,是20多年前沙溪一些老人翻箱倒柜晒衣被时,被他发现后收藏至今的。陶锦明说:“这些报纸是当年日军侵华的见证之一,拿出来展示,就是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忘记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沙溪一位多年从事史料整理工作的老同志也告诉记者,陶锦明收藏的这些老报纸能保存到今天,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它对研究抗战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记者 姚建平 文/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