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访抗战记忆 >> 内容

外公姨妈都是被日军炸死的

王枫指着墓碑向记者讲述。


8月16日上午,家住沙溪镇苏家村115号的王枫老人,向记者愤怒地讲述了70多年前他外公、姨妈被日军飞机炸死的事情。“外婆活着的时候时常跟我们后辈说,我们的两个亲人惨死在日军军机的轰炸之下。她老人家也经常叮嘱小辈,日本侵略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千万不能忘记,大家要为国家的强大尽心尽力。”


  墓碑上刻着“罹难于日寇轰炸”等字样


  王枫带着记者从沙溪第三小学南侧围墙外的一条小道,向东走了约30米,来到了一处墓地。其中有两个坟墓,分别写着孙金文、孙建英的名字,墓碑右侧分别刻着“孙先生罹难于日寇轰炸支塘裕泰纱厂”和“三七年罹难于日寇轰炸支塘裕泰纱厂”字样。老王指着墓碑说,孙金文是他外公,而孙建英是他姨妈,当年被日本飞机投掷的炸弹炸死的时候,外公48岁,姨妈才9岁。


  从王枫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这两块墓碑上的字,是孙金文的后人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时候刻上去的,2002年修缮墓地时重新换了碑石,但碑文仍按照原样复制,就是为了让小辈们牢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和家庭的悲惨遭遇。王枫说,孙金文的后人现在有50多人,每逢抗战胜利纪念日、清明节等重大日子,都会一起去扫墓,怀念被日寇炸死的外公、姨妈,几十年了,年年如此,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


  日军出动7架飞机,外公姨妈当场惨死


  “我外婆吴小兰亲身经历了日军那场对平民百姓的狂轰滥炸,目睹了两位亲人被炸死的惨烈场景。”王枫说,外婆吴小兰早已去世,但她在世时经常对小辈们讲述当年的惨景。那是在1937年11月13日,日军出动了7架轰炸机,对支塘一带进行狂轰滥炸,其中裕泰纱厂是一大目标,因为当时的裕泰纱厂是一个民族工业大厂,炸弹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工厂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整个厂被炸毁,许多工人被炸死,工厂只剩下一根高高的烟囱竖在火海之中。当时,在工厂做苦力的外公孙金文一家,就住在工厂的边上。“那天上午,9岁的姨妈和4岁的舅舅在外面玩耍,外公听到炸弹爆炸的声响,赶紧出去找他们,就在此时,一颗炸弹刚好掉在他们身边,外公和姨妈被当场炸得血肉模糊,舅舅人小,再加上大人的掩护,虽捡回一命,但也被炸伤。”


  王枫的外婆在极度悲愤中处理好后事后,就带着幸存的四儿一女,一路逃难来到了沙溪利泰纱厂,寻找谋生落脚点。直到解放后的1953年,家人才把外公、姨妈的坟迁到了现在的墓地。“外婆在世时经常到居委会等场所,向青年人控诉日军暴行,教育年轻一代不忘历史,每每说到深处时,总是撕心裂肺,泪流满面。”


  王枫说,为了弄清这段历史,作为孙金文的后人,他和其他亲人前往支塘进行过实地调查,在支塘镇镇史第159页上,清楚地记录着“日军七架飞机狂轰滥炸、炸死百姓无数”这一暴行,它永远记载在史册上,也永远刻在了孙金文、孙建英的墓碑上。(记者 姚建平文/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