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球老人向记者讲述日军罪行。
今年91岁的张球老人是土生土长的浮桥人,年龄大了,耳朵不太好,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我5岁的时候和祖父睡在一张床上,那时,祖父常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经历的日军暴行。”张球老人的孙子张文跃对记者说,“我小的时候,祖父对我说,日本人做了很多坏事,中国人受了很多委屈,你长大后要好好为国家建设出力……”张球老人在那个年代只上过小学,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是质朴的言语当时就在小文跃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日军在浮桥的暴行令人发指
“我的祖父1924年生,1937年淞沪抗战失利,太仓随后沦陷,那时他只有13岁。”张文跃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小时候目睹了日军的很多暴行。日军进驻浮桥后,首先在镇上设立卡口,要求过往的百姓必须向日军鞠躬行礼,有百姓稍有不从,就会被打耳光,更有百姓当场被拘捕杀害。当时老百姓之间流传着几句顺口溜:黑咕隆咚田家桥,噼里啪啦新仓桥,要吃耳光大浮桥。意思是说,一大早天黑乎乎的要经过田家桥,新仓桥高低不平,到浮桥时不向日本人鞠躬就要吃耳光。张球老人记述,曾有一工匠外出做工后晚上回家路过卡口,被日军以抗日分子名义拘捕,后将其绑在十字木架上,用刺刀捅心脏杀害。当时,日军对青壮年一律检查手掌,如发现手上有疑似拉枪栓的老茧,就以对方为抗日分子为由拘捕杀害。
日军还在浮桥办起了奴化学校,10多岁的张球和其他小孩子一样被逼学日语,接受日军的奴化教育。
在浮桥西北的七浦塘北岸,有一个当地人所称的“化人台”。原来那个地方是没有钱购买棺木的穷苦人家火化死去亲属的地方,日军到来后,成了他们公开杀害无辜中国人的坟场。张文跃回忆了爷爷曾经给他讲过的情景。日军在砍杀百姓之前,都有个军官模样的人假惺惺地发表讲话,大意是说这个人做了坏事,为了保护大家所以要杀掉他。砍杀完毕后还拎着死者的头发,疯狂挥舞头颅高呼万岁。除了砍杀外还有刀刺,更令人发指的是火烧,当时日军在浮桥乱抓无辜,镇上有一个会日语的青年前往日军驻地进行交涉,日军将其扣押后残忍地用铁钉将他四肢钉在木门上,然后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张文跃说:“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七浦塘北岸有座小泥山,一场大雨过后,泥土被冲掉的地方都是白骨。”
被抓去挖战壕险些昏死过去
日军占领浮桥后,浮桥人民经历了很多苦难。张文跃说,他祖母就经历过逃亡,当时年幼的祖母背着弟弟,从浮桥一路往西逃跑,他们躲在芦苇丛或者破庙里过夜,熬过了几个月才敢回去。
1942年,祖父和祖母结婚。那时候祖母住在河北面,祖父在河南面,花轿要过去必须经过日军的卡口。当时没有办法,祖父就花钱买通了伪镇长。当花轿走到卡口时,日军称,要揭开新娘子的盖头看看才能放行,当时祖母坐在轿子里腿直发抖,日本人揭开盖头看了看,终于还是放了过去。
到1945年抗战后期,日军各战线吃紧,为做最后挣扎,日军又在浮桥大量强征劳工在沿江要地修筑工事。张文跃说,当时他祖父也在被强征之列。日军把祖父抓去后,祖母哭得很伤心,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在被日军抓去的日子里,祖父每天都提心吊胆,日军对待劳工非常凶残,劳工稍一停顿,他们就用皮鞋踢,用皮鞭抽,有的劳工因年龄大干不动活被打得半死。祖父背上也没少挨过日军的皮靴与鞭子。有一天,祖父正在干活,日军冷不丁地在祖父背上抽了几鞭子,背上鲜血直流,那一瞬间祖父差点昏死过去,还好他强忍过来,咬着牙继续干活,如果当时倒下去,日军可能更加凶残,恐怕永远都起不来了。过了3个多月,抗日战争胜利了,祖父也活着回到了家。(记者 杨拴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