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中德嘉宾在太仓就“一带一路”与新时期中德中欧合作进行了对话。
市委书记王剑锋说,当前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伟大构想,为中欧、中德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太仓将借助这一东风,不断深化沟通交流,持续放大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德合作,始终保持中德合作先行优势,加速成为德国先进技术、人才、文化、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输入与融合的“桥头堡”,着力打造成中德合作示范城市,重点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建设中德产业示范区,加快中德先进技术国家创新园实体化运作,使太仓成为德国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示范基地。二是建设中德科技创新示范区,完善科技服务载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留德归国人才前来创新创业,鼓励更多德企在太设立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三是建设中德职业教育示范区,吸收转化德企成熟的技术工人培养经验,设立应用型双元制本科学院,完善双元制模式。四是建设中德双向交流示范区,积极营造更加贴近德国文化的氛围,建设特色区域,在交通、商贸、旅游设施等方面融入德国元素,为德企员工营造良好的环境。深化民间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德文化在太仓和谐共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把太仓建设成为中德合作典范。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参赞白约恩先生认为,德国与中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互补性较强,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具有浓厚的兴趣,中德可以共同推进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链提高安全性,推进组织机构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中国与欧洲在标准、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合作,作为欧洲重要一员的德国是中国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伙伴。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希望中德在创新领域共同前进,在环保、基础设施、非物质、职业教育、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说,欧盟是中国连续10年来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技术来源地。中德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德合作拓展了空间,带来了新的机会,会推进沿线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国来说,有利于深化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升级换代,扩大对外投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给中德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苏州欧洲商会主席罗塔·格拉德先生说,“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德深化合作提供了机遇,对人民币的自由化进程具有助推作用。他希望苏州欧洲商会与中国合作不断加强。(记者 李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