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元制”模式在太仓 >> 内容
“双元制”:德企腾飞的助推器

作为太仓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名片之一,100多家德国企业的集聚无疑是最有分量的。随之孕育而生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在破解了德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工荒”现象的同时,打造出一种“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太仓“双元制”本土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工学交替,校企融和

 

所谓“双元制”,就是“学历证书+职业证书”、“学校学生+企业员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太仓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魏晓锋介绍,“双元制不是一种‘订单式’培养,而是在教学中使企业成为真正的‘一元’,实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最终使学生不仅能出色的胜任岗位,而且知识层次、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均获得全面提升。”近年来,健雄学院每年培养100名左右双元制人才,人才实现100%就业。委托学院培养后,德企每从健雄吸收一名技术工人,还要付1.4万元培养费。

 

创新模式,互动发展

 

太仓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基础上,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服务形式和保障体系的创新,并深化“双元制”模式教学机制,每年选送200名优秀技术工人赴德国培训进修,形成“培训-进修-交流-提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机制,为培训者颁发中德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力争4年内推动中德双方学生和学者交流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魏薇 )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