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慈溪家电企业谋求品牌突围

宁波韩电集团产品展示。 

 

 

  方太、公牛、先锋、沁园……作为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一,慈溪家电行业早有一批品牌深入人心,然而慈溪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经历了从零配件加工到整体组装、从来料加工到贴牌生产,渐进式的发展历程让慈溪人最终瞄准了自主品牌带来的丰厚附加值。


  从OEM到自创品牌


  8年前,宁波韩电集团经历“挣扎”,终于作出自创品牌的决定,正式打出“韩电”、“七星”两个品牌。


  韩电一开始做的是OEM(贴牌生产),公司副总经理宁金福回忆2006年企业负责人作决策时的情形,依然能够体会当时老板心中的犹豫不定,因为“做自主品牌很难,而做贴牌又没有出路。”


  在韩电启动品牌战略时,海尔等一线品牌已拥有绝对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在品牌管理上,韩电作了深入细致的定位,立足差异化发展,做二线品牌,中高档产品,主攻三四级市场。


  几载精耕细作,加之踏上“家电下乡”的节奏,韩电终于小有名气,一路高歌猛进,在中西部地区和小城市站稳了市场,今年预计生产冰箱、洗衣机170多万台,为国内二三线品牌的佼佼者。正如宁金福所言,卖品牌,附加值高,企业获得了可持续发展。


  其实不仅是慈溪,也不仅是家电业,包括太仓在内的各地OEM企业都应深入思考品牌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品牌创建更应成为太仓企业家苦练“内功”的同时,共同而一致的新追求。


  抱团发展构建品牌优势


  今年“双十一”,慈溪的家电产品卖得很火。虽然成立才一年多时间,但家电馆已在全国7大网购平台“安家”,今年前10个月,实现线上交易额达3亿元。


  电商风起、品牌先行。随着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消费行为正在由价格导向型向品牌导向型转变。慈溪的家电企业大多是以外贸代加工、贴牌等方式生存,对于这些没有品牌或者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企业来说,是如何站到了电子商务前沿的?


  慈溪家电企业的做法是:告别单打独斗的老路子,转向抱团发展。慈溪家电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作为众多企业抱团“触电”的平台,家电馆通过整合各种各样的小家电企业,做成一站式的家电采购线。其实,“抱团合作、互利共赢”,做大做强慈溪家电产业的理念很早就成为共识,不少企业在拓展销售渠道、完善售后服务网络等方面已展开了合作。


  可以说,抱团发展正在推动慈溪家电企业的品牌建设。抱团充分整合了中小企业资源,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太仓市的民企大块头的少,小而散的多,向慈溪学习,相关企业抱团发展也许能够解开单兵作战中遇到的缺渠道、缺配套等十分现实的问题。


  “有形之手”强力扶持


  提及家电行业的发展,慈溪的家电企业都会提到家电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隶属于慈溪市商务局的国有独资综合性服务公司,其职责就是为家电生产企业提供采购、售后、物流、信息、设计研发等综合性服务。包括慈溪家电馆在内的多个企业发展,都得到了这家公司的支持和扶持。


  此外,慈溪市还在多个方面助推企业树品牌。设立多个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加速研发升级、做强自主品牌,其中包括400万元树品牌专项资金,宁波市及以上的品牌企业产品进入国内知名连锁商超,有一定额度的奖励,宁波市级以上品牌企业在中央、省级媒体发布广告,按比例给予补贴等。在这种氛围下,韩电集团签约韩国影星张娜拉为形象代言人,每年在央视和地方卫视台投入数千万元,推介、宣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诚然,品牌的树立最终不是靠政府部门的推动,而是企业的积极努力,但慈溪政府的有力支持让企业家感受到什么叫做品牌、什么叫做品牌经营,在政府悉心搭就的舞台上,企业间形成了一股创牌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更多名牌的出现成为可期。慈溪的做法也启发我们,创品牌过程中,“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一样能有作为。(记者  戴周华  周琦/文 蒋振江/图)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