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诚信在身边 >> 内容
张阿姨:苏式点心走上品牌之路

“老板,一份生煎,一碗爆鱼面”,“老板,一份生煎,一碗绿豆汤”……已是早上9点半,张阿姨特色点心坊沙溪店里来客依然络绎不绝。有位年轻女孩走进来问道,“这是向阳路的那家张阿姨吗?”静静坐在一旁的张阿姨笑了,得到肯定的答复,女孩说,“招牌还做了英文版啊,新店装修很清爽,外卖窗口很打眼,有点麦当劳的感觉了”。

 

在向阳路摸爬滚打了整十年,这个太仓本土的小餐饮店开始发力。站在全新的门店前,独立的外卖窗口、滚动的电子显示屏、清爽的米黄色撞白色墙面,墙角里绿油油的植物都透露着同一个讯息:“张阿姨”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它已告别普通早餐作坊的模式,走向连锁经营的品牌之路。现在,“张阿姨”已在向阳路老店的基础上,新开了沙溪、浏河两家分店。

 

清晨四点多,这个城市还在沉睡,“张阿姨点心坊”的后厨已经进入工作状态。供应商已经把100多斤新鲜的猪肉送上了门,员工开始分头处理猪皮、猪肉、草头馅、芝麻馅等。“现在连锁经营后,所有的馅料都是从总店里出去,每天要制作出大约三四百公斤的馅料,包括爆鱼、大排也制作成半成品,再送到分店进行加工,这样才能保证口味的统一”。

 

为了保证每家店出品的统一,点心坊还专门制定了一个苛刻的“生产标准”,重量精确到克。比如草头饼,面胚是80克,馅料是30克,南瓜饼也一样,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面团都要过秤,一个饼的总重量上下浮动不超过5克。而凭借一锅好生煎赢得口碑的点心坊,对这个招牌产品的出品更为苛刻,单个生煎的重量标准为60克,面团和馅料的误差分别不超过1克,也就是总重量不超过2克。

 

这几年声名鹊起的张阿姨把品质看得无比重要,“有人告诉我可以添加些什么,就能降低成本,但是我不会,也不敢,做食品是良心生意,做人不能昧良心,我们的馅料经得起检验”。

 

一锅好吃的生煎,背后是一个工人大半天的劳动。从清晨开始洗猪皮,焯水,把猪皮反面的白腻脂肪全部刮掉,然后加水熬制4个小时以上,再放入冰箱冷藏,这样才有了地道的猪皮冻。而草头馅、芝麻馅等馅料,除了搅拌,其他工序也多由手工完成,确保口感。

 

“做好了这些基本功,才能为连锁经营打好基础”,如今,张阿姨的儿子吴海清已经担起品牌经营的职责,吴海清透露,“我们的定位是做苏式点心,出品以四季皆有的特色点心再加时令点心为主,比如根据时节的变化,推出月饼、粽子、重阳糕、汤圆等对应的节令食品。连锁经营我们正在探索,目前根据调研,我们可能会在昆山或者嘉定开店”。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