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民俗 >> 内容


看扬州“清明风俗画”


  作为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扬州的清明节,有着诸多习俗。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曾将古扬州清明习俗的画面比作南宋时的《清明上河图》。除扫墓、祭祖,还有禁火、踏青、插柳、放风筝、吃刀鱼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祭拜先祖

  “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

  ——扬州风俗谚语

  祭祖即民间说的“上坟”。扬州有“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的说法,意思是清明上坟扫墓要越早越好。清明人们要到过世的亲人的坟头上填土、压纸、焚香、烧纸钱。 “清明以前,例扫先人之坟,其新丧者不逾纯社,家人携香烛纸帛,壶酒盘馔,叩拜碑前,并以五色彩纸,剪成小旛,压于墓顶,观此即知其子孙已祭扫矣。”杨祚杰《广陵小唱·踏青游》诗云:“焚香帛,奠酒拜埃尘,漂拂纸旛荣后代,摩挲石碣念先人,祭罢且游春。”

  如今,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薄酒一杯、果盘若干,而后植树一棵,或在网上献花敬烛祭酒。通过祭祀活动,既缅怀先人的恩情,又教育后辈孝敬老人。

  清明,老扬州有个习俗——一天不洗晒。据老一辈的扬州人介绍,相传阴曹地府中的鬼一年中只有清明这天才可以洗衣晒衣,活人不能跟死人争,所以清明这天一般是没有人家会洗衣晒衣的。  

插柳戴柳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牛。”

  ——风俗谚语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陆游有这样的诗句描写清明节插柳:“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

  近代扬州人杨祚杰《广陵小唱》中有“度清明”写道:“妇女多戴鲜花绿柳,益增娇妍。儿童折柳插瓶,更取柔条,自后褪皮至枝端,柳叶攒聚若球,持舞为戏。”

  清明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放风筝

  “扬州好,胜日爱清明。白袷少年攀柳憩,绣鞋游女踏莎行,处处放风筝。”

  ——清·黄惺庵《望江南百调》 

  清明时节,放风筝是一种春季游艺活动。扬州人俗称风筝为“鹞子”,将放风筝俗称为“放晦气”,等到风筝被送上天空后,将风筝线剪断,让风筝顺风飞去,俗传此举可将全家人的晦气随风筝带走。如今,放风筝已成为春天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风筝粗制而形巨者,有面筋泡、板门、八角、百脚等式,细制而形小者,有美人、蝴蝶、金鱼等式。粗制者除面筋泡外,均可缚弓,弓有蒲弓、藤弓,风吹弦作乐,故世称风筝。入晚或系红灯,线上灿如天星,形巨者必以麻绳放,尾力甚大,须两人力持,俗谚云:‘杨柳青,放风筝’。到清明日,放毕即断线,任其飘去,或付之火,谓之吃风筝肉。”俞长源《里门杂咏》诗云:“杨柳初青未放桃,春风吹出纸糊鹞。一年乐事无多日,过了清明用火烧。”

  另外,古代清明还有荡秋千、划船等风俗,但今日已不多见。  

拼死吃河豚

  “扬州好,春色上街坊。筠笼鲫刀和獾笋,棘针螺厣拨茴香,别处不曾尝。”  

    ——清·费执御《梦香词》

  清明前后,“长江第一鲜”刀鱼上市时节。所谓“清明前细骨软如绵,清明后细骨硬如针”,清明前的刀鱼,自古就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美食……刀鱼肉质细嫩,肥而不腻。

  清明前后,正是河豚鱼产卵时节。此时,既是河豚最肥美、市民食用河豚鱼的高峰期,又是河豚毒素最强、食用河豚鱼中毒事件的高发期,故而有“拼死吃河豚”之说。

  清明前后,也是螺蛳最肥美的时候,有“清明螺,赛肥鹅”之说。还有馓子、青团的冷食。  

挖野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阳春三月,正是盛产野菜的季节。扬州人在清明的时候,要吃“五新”,即枸杞头、秧草、芦蒿、马兰头和香椿。野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马兰头、枸杞头、马齿菜、小蒜等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以做成圆子、饺子、春卷等美味佳肴。

  需要提醒的是,挖野菜虽有趣,但讲究也不少。首先要选择远离公路和污染的野外采摘,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植被的保护,尽量不要连根拔起。同时,要注意辨别和食用野菜,对不熟悉的野菜,尽量不采摘,以防中毒。

  同时,清明时节还是播种的时节。俗语有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踏青赏花

  “城郊今日行人满,半是游春半上坟。”

  ——近代·俞长源《里门杂咏》

  清明时节,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万花齐放,鲜花的海洋如狂潮般席卷而来,梅花暗香,桃花夭夭,油菜烂漫,樱花翩翩……赏花姿、品花香,听听花开的声音,享受盎然春意。

  4月1日,本报推出《扬城春花谱》,50多种花开正艳,还教了一些辨别不同花的方法。清明小长假,带着晚报去赏花吧!

  “清明前后,春景正丽,桃红似火,绿柳如烟,麦青菜黄,蝶嬉蜂闹。每逢休沐之日,士女相邀郊游,名曰‘踏青’。”杨祚杰《广陵小唱·踏青游》诗云:“春光媚,结伴作郊游,菜圃铺金桃蕊艳,麦畦翻浪柳丝柔,处处见新丘。”

来源: 扬州文明网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