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祭祀 >> 内容


道路上烧香是民俗文化?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里,许多老人成群结队而来,在道路上竖起了一排香烛,还放置了不少水果、糕点等供品。点燃香烛后,老人们放下手中的物品,竞相下跪,双手合十,双眼紧闭,朝着一座雕塑或由一排由上百支香烛组成的“香案”虔诚祭拜……在每年的这些节日前后,在太仓的部分道路上总能看到有烧香跪拜的场景,远远就闻到一股呛鼻的烟味。究其原因,有的市民解释说,那是当地的民俗文化。

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应该是在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由广大群众在漫长的岁月中集体创造、集体享用、共同传承的文化事项,其核心要素民俗要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而这种少数人在道路上烧香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这种精神,其肤浅和落后的特点破坏了民俗的自然与淳朴。我们看到,尽管前来烧香的老人们一片虔诚,但在道路和绿化带上烧香的行为还是引来了居民的质疑声。有的香案设在绿化带中、有的香案设在公园或小区的墙基上,有的甚至还靠着变电箱,附近居住着大量居民。

这种行为该改掉了,千万不要将其贴上一张“民俗”的标签!城市的道路毕竟不是寺院,常常烟雾缭绕,影响交通、市容暂且不说,空气也严重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广大市民特别是在学生心目中助长了封建迷信意识,影响了孩子正常心理生长。要烧香就去寺庙道观或家里烧吧,在路边上烧实在有损城市的形象。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旗帜鲜明地严加整治,还市民一个洁净的天空和文明向上的生活环境。(庄超)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