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城厢水利站站长吴健明又去查看了太丰社区新建的一处生态式污水处理独立设施进展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建设,现在该设施马上可以投运了,以后附近100多户人家的生活污水能够得到处理,再也不用直排到附近的王千泾了。”吴健明告诉记者。
“现在生活污水通过格栅井、预处理池和人工生态绿地,可以得到完全处理。”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通过污水处理和换水,王千泾这条以前黑臭的河道的水质有了改善。记者了解到,像太丰社区的有些区域污水处理主管网还接不通,居民的生活污水往往直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变差,产生黑臭现象。这里处于城乡结合部,周边出租屋比较多,很多垃圾直接抛入河道,河道的水质进一步恶化。
吴健明说,水利站作为基层的服务单位,处理最多的就是污水管道堵塞、小区受淹、污水直排、河道黑臭等问题,这也是老百姓反映最多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碰到这类情况,水利站能迅速处理就迅速处理,绝不拖延塞责。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更多的是要想办法如何服务好群众,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太仓市水利局局长李国良介绍,他们将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建设。
在回应民声民意过程中,该局尽量第一时间作出答复:5月份,人杰景典小区沿河一段驳岸发生了坍塌,该局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加固;漂白池小区今年又发生受淹及排污堵塞问题,该局马上组织协调,对小区管道进行优化整改;梅园小区排涝泵站建成,使得长久困扰居民的排水不畅顽疾基本得到解决……
在整改过程中,该局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为突破口,组织开展针对防洪、河道、水资源管理及排污情况的“四大专项治理行动”。
比如解决排污问题,该局今年对城区生活污水源头开展网格式调查,全面梳理排水系统,摸清城镇生活污水主管网覆盖范围内污水支管网的管径、长度、走向,管道是否损坏、老化、淤积,是否雨污分流,污水是否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窨井位置,以及排水户是否规范排水行为等,并全部建档上图。“只有摸清了排污的源头,截污纳管才能有的放矢。”该局党委副书记毛静表示,今后将更多地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不要等出了事情再去处理。
该局让基层的党员干部“跑起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完善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等制度,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该局还通过建章立制,出台了《水利站各项重点工作规程》、《小微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太仓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各项责任的落实。
拿“河长制”来说,太仓市共有各级河道2000余条,但一些地方随意填河塞浜、拦河筑坝、河岸违章搭建等行为时有发生,入河排污问题突出,河道疏浚、堤岸建设力度不够,河道的防洪与供水功能衰减,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通过实施“河长制”,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河道管理格局。(记者 周琦)
来源:太仓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