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稿 >> 内容
立足实际 突出特色 教育实践活动亮点频现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太仓市在精心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认真谋划“自选动作”,整个教育实践活动既立足实际,又突出特色,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更加明确、成效更加明显、群众更加满意。
  “领题导读”:学习教育动真格
  太仓市在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领题导读”活动,选定课题进行导读,突出围绕“四个服务”开展选题征集活动,将群众最关注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导学重点。各单位“一把手”、领导班子审慎选择导读课题,通过班子会议讨论、开题报告会、专家论证会等形式充分讨论确定选题。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镇区和重点民生单位,具体指导并参加相关单位“领题导读”,为干部学习放样子、作表率,形成市领导强力推动,机关部门班子和干部广泛参学的工作格局。
  “民生大巡访”:民意收集无死角
  在市级机关开展以“机关干部回家乡”、“红色1+3”和“三访三促”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大巡访”活动,突出问题导向,敞开大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同时结合市领导召开的各级层面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312条,汇总梳理出8类390个“问题清单”。特别在开展“机关干部回家乡”活动中,组织650名太仓籍机关干部回到原籍所在村(社区),走进田间地头、小区村组、村民家庭听取意见建议,共收集到涉及民生事业、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四风”方面等5大类745条意见建议,汇总形成了136条整改意见建议。
  “365”服务工程:服务群众全天候
  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实施“365”服务工程,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尽心尽意为群众办事、称心如意让群众满意”为目标任务,开展“我是人民勤务员”主题活动、“党旗飘扬”示范岗争创活动,以及常规服务“保姆式”、疑难问题“诊询办”、服务群众“连心桥”、群众满意“风向标”等活动,全市78个市级机关推出了349个服务实事项目,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双凤镇开展民生大巡访活动,在辖区划分若干民情责任区,成立巡访小组了解民情信息;市公安局以“八项举措”促进常规服务“保姆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市人社局开设“疑难诊询窗口”,对遇到在责权范围内难以处理的疑难问题,向群众出具“疑难问题调处单”,告知群众进入“疑难诊询窗口”办理程序,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件时间。
  “民情e路通”:联系群众“零距离”
今年,由市纪委监察局、行政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等联合开发的“民情e路通”手机客户端(即12345便民服务手机客户端),经过前期的试运行后上线。市民只要有智能手机就可以直接下载使用“民情e路通”,提交“诉求”。根据不同类型,有咨询、投诉、举报、表扬、是否公开等可选,提交后还可实时查询处理进度,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各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手机端的“政务通——市民诉求”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市领导可以通过手机端“政务通——数据统计、信息分析、案例”及时掌握各部门的办件情况,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市纪委对整个诉求平台群众反映问题的答复时间、办结满意度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也同样适用于手机客户端。手机端不仅能提交文字内容,还可拍照、录音、录像等。比如市民发现有公车出现在娱乐场所,随手一拍就能提交,既起到监督作用,又有利于调查处理。
  “销号制”:问题整改见真章
  太仓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专门建立意见建议收集和处理工作机制,对问题收集、处理、督办和反馈的工作流程、工作时效作出具体说明,注重用机制来推进问题解决。建立“责任清单”,将征求到的8类“问题清单”落实给各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限期进行整改。针对村(社区)提出的各类台账资料、盖章太多等情况,开展了规范清理村(社区)台账、盖章专项行动,原则上对村(社区)32类100多本工作台账、9项要求村(社区)加盖公章的事项全部取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行政服务中心制订“提前半小时”工作制度,服务窗口提前半小时上班;在机关各部门办公室实行实名制,采用公示栏的形式对各部门工作人员姓名、职务、科室、房间号、照片等资料“上墙”,方便群众办事;针对停车管理难题,推行智能停车工程,建立社会停车资源共享机制,开辟资源划定停车泊位1070个,缓解停车难。(记者  徐盛兵)

来源:太仓日报

太仓新闻网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