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栋材在永联小镇。
吴栋材与村民在一起。
2002年,吴栋材(左)在生产一线检查工作。 □黄智强 摄
苏州日报2013年4月11日头版头条报道《绘出中国农村“现代画”》。
永联,这个当初一穷二白的脏村、乱村、差村,在“最美基层干部”吴栋材带领下,如今变成了富裕村、生态村、文明村,水乡小镇,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展现了中国农村“现代画”——
□苏报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78岁的吴栋材,被永联人亲切地称为“老吴书记”。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玩起IPAD来轻车熟路,他不仅自己上网、开微博,还要求村里老人都要学电脑懂网络,考核合格,每人还能领到1000元的“奖学金”。看似一件趣事,吴栋材却是深谋远虑:农村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农民。
30多年来,吴栋材就是这样不断创新求变,牢牢把握每次机遇,使“穷永联”翻身变成“苏州首富村”、“华夏第一钢村”。而每一次求变的起点和归宿,无一例外都是那不变的追求——共建共享,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吴栋材的变:敢破敢立、善抓机遇
永联村,1970年在长江边上围垦建成。1978年,打过铁、打过仗、种过田、经过商的吴栋材受上级委派,来到这个当时张家港最小、最穷的村任第五任党支部书记。
到永联之初,敢破敢立的吴栋材就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和村民们一起挖鱼塘填高地,夺取了粮食和副业双丰收,基本上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但在他看来,几条鱼显然解决不了农村落后的问题。
面对改革开放大潮,吴栋材眼疾手快抢抓发展机遇。上世纪80年代初,他带领村民先后办起了玉石厂、枕头套厂等8个小加工厂;1984年,他嗅到农民盖楼房的商机,果断关停8个小工厂,集全村之力办起了轧钢厂,打破了“农民不能办轧钢”的偏见;本世纪初,他带领永联村民跨过金融危机的考验,克服“非典”不利影响,仅用341天就建起了一座百万吨炼钢厂,再次破除“农民不能搞炼钢”的束缚,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久前,永联又依托现有长江码头,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的现代物流园项目。
主动求变,勇立潮头的吴栋材,不仅在战略选择上大破大立,战术细节也是敢破敢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大胆对轧钢生产线进行技术革新,年产能从12万吨猛增到40万吨,并因此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沧海桑田,当年吴栋材倾全村30万元财力办起的小轧钢厂,如今已经成长为拥有“炼铁——炼钢——轧钢——码头——物流”完善产业链的永钢集团,跻身于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方阵”。2012年,永联村总销售收入达380亿元,实现利税23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8766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64万个行政村前三名。
如果说永联的工业化是攻坚克难,那么永联的城镇化则是顺势而为。2006年,依托工业经济带来的雄厚的村集体经济实力,永联抓住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试点政策机遇,投资15亿元,拆迁了散落在田间地头的3000多户农民,村民集中居住在优美的“永联小镇”,并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实现了“农民变市民,离土不离乡”的历史跨越。
吴栋材的不变:一心一意、为民造福
残缺的右手,是吴栋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印记。“作为幸存者,我更应当继承战友的遗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幸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从战场上下来的那一刻起,吴栋材就以此作为人生的宗旨、做人的根本。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是吴栋材一生为之奋斗的“坐标”。
1995年,上级领导找到吴栋材,让永联并进几个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村民们激烈反对:“一家人的饭分给几家人吃,这样太吃亏了”。吴栋材苦口婆心地给村民们做工作,村里给每个老村民1万元的补偿,一次性买断老永联的资产。棘手的并村难题迎刃而解,真正做到了:“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 凡是永联人,待遇人人都平等。”至今,永联历经5次并队扩村,人口从900多人增加到10000多人,但始终坚守这个规矩,村民的待遇不分新老、一视同仁。
上世纪90年代末的苏南农村集体企业改制,对吴栋材、对永联村而言,都是一个重大抉择。一方面,只有“彻底转、转彻底”,才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企业与村里彻底脱了钩,村里就好比天上的风筝断了线。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吴栋材硬是把两难变成了不难。他从自己的股份里拿出一半留给集体。在他的带动下,公司管理层都拿出股份留给集体,使得永联村在永钢集团保留了25%的集体股权。如今,这25%的股份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亿多元的分红,被村民称为“共产党栽下的摇钱树”。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坚持留下的这25%集体股份,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让“中国特色”在永联落到了实处。
吴栋材为民造福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拆归拆、分归分”的拆迁安置办法,让新农村建设不仅成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手段,而且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手段。吴栋材提出,拆房子,要按照面积和标准一次性赔偿补偿到位;分房子,则要以宅基地指标为标准,实施按户分配,一户一律只分一套房,小孩到结婚年龄后可再分一套房,均按每平方米500元购买。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缴纳24000元押金后,入住老年公寓。由于新房子成本远高于售价,永联村民每分1平方米住房,就相当于从集体得到近2000元的补贴。
【人物名片】
吴栋材,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董事长,被誉为“最美基层干部”,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功勋人物”、“中国好人”等荣誉。
【他与苏报】
苏报成为党员的精神食粮
作为一名苏报记者,每次走进永联采访,都有种亲切感。因为无论是永钢集团的办公室,还是村里老党员的家,《苏州日报》 经常会映入眼帘。从2002年至今,永联村每年会为老党员订阅《苏州日报》,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精神食粮。“非常感谢苏州日报这么多年对永联村、永钢集团的支持,为我们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鼓劲。”吴栋材说。
从轧钢到炼钢,再到建成长江码头进军现代物流,永钢集团发展壮大的每个脚步都能在《苏州日报》上找到;从“家庭文明奖”到“福利分房”,再到万名村民看世博,永联人幸福生活的每个笑脸都能在 《苏州日报》上发现;从“全国劳动模范”到“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再到“最美基层干部”,吴栋材人生履历的每次闪光都在苏州日报上有留存。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