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调解“传帮带” 铺就成长“快速路”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01-02

  不久前,城厢司法所、浏河司法所、娄东司法所共同开展人民调解素养提升交流培训活动,邀请各村(社区)优秀调解员、骨干调解员参加。大家在交流互动中迸发法治火花,以“老带新”“强带弱”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基层调解员的法治素养和调解能力。

  近年来,太仓聚焦调解员理论培训、学习交流、能力提升等重点方面,注重资源整合,强化区域联动,做好调解工作“传帮带”,助推年轻调解员快速成长,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截至2024年11月,全市专兼职调解员已达878名,其中35周岁以下调解员189名。

  在完善实战化培训课程体系过程中,我市注重授好“鱼与渔”。组织开展专职人民调解员素质提能行动,强化人民调解员实战实训,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依托市人民调解员孵化基地,分批次组织调解员实战轮训,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专职人民调解员20余次350余人。与此同时,拓展“课堂+现场”教学空间,选派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员20名到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基层法庭跟班实训,与法官“面对面”,促进“以学促调”“教学相长”“学用一体”。运用市、镇、村(社区)三级远程人民调解系统,结合遗产继承关系、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认定标准等热点内容,邀请资深律师和金牌调解员,每月开展远程视频“调解大讲堂”、矛盾纠纷专家门诊,补齐年轻调解员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短板”。

  在扩大金牌工作室平台效应中,我市着力打造“新品牌”。整合资源力量,突出专业优势,建立推荐选送、入壳孵化、品牌扶持、成熟输出等全方位提升机制,创新“师带徒、多对一、互帮学”培训方式,注重分类教学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借助本土文化、典型案例和擅长领域,分享个人调解经验,打造专业化调解进修基地,助力品牌孵化。依托“老娘舅”调解社会组织载体,发挥“老张”“郝姐”等金牌调解工作室品牌示范效应,辐射更多年轻调解员成立自己的调解工作室。其中,娄东街道“90后”社区网格员翟晨曦依托数年基层一线经历,探索“网格+调解”模式,成立了太仓首个网格员个人调解工作室——“晨曦”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市个人调解工作室已有27家。

  此外,市司法局还会同市法院选树诉前调解工作典型,举办优秀人民调解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发挥金牌调解员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更多平安、法治志愿者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大对调解组织建设的指导力度,坚持高标准选配人民调解员,确保将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品行良好的中青年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记者 肖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