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垃圾1700吨 空地上增种绿化 汤家浜换上新颜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9-07

汤家浜整治前后对比。
汤家浜是城厢镇新农村中的一条断头浜,以前周边有不少废塑料回收加工点,这些加工点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全都扔到河浜中,日积月累,河浜完全被废塑料等垃圾填满。在“263”行动中,新农村启动了对汤家浜的专项整治,挖出垃圾1700多吨,并进行了疏浚和绿化建设,汤家浜终于换了新面貌。汤家浜位于新农村27组,从204国道葛隆检查站北边的一条小路进去,拐两个弯就能到河浜边。
汤家浜长约500米,是一条呈“L”形的河滨,宽六七米,一段是南北流向,一段是东西流向,南北流向和东西流向差不多长,河浜的北端与长泾河相通,村民们主要居住在东西走向的河浜两边,大约有20户。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的汤家浜河水与普通的农村河浜差不多,周边的环境甚至比一般河浜边还好一些,岸两边都用木桩打出了生态驳岸,河浜“L”形拐弯处的两边正好有两块空地,上面种了树和草坪,成了两小块绿地。河浜边的路上,也新铺上了石子,路比较平整,也挺宽,两辆车可以很轻松地交会。
但整治前的照片上,则是另一番景象,河浜中完全看不到河水,上面除了一些杂草外,就是白色的废塑料,河岸上同样到处是白色的垃圾。
村民冯阿婆见证了汤家浜环境恶化的全过程。她告诉记者,汤家浜是从20多年前开始改变的,开始时也是一条正常的河滨,后来水面上的水葫芦越长越多,冬天水葫芦烂了沉在底下,春天又长,一年年水就坏了,河浜就淤塞了,后来边上的废塑料收购加工点越来越多,他们把不要的废料全都扔在河浜里,后来河浜被完全填满了,上面都能够走人。
“我到河浜对面人家那口井里打井水,都是直接走过去的!”冯阿婆指着对面村民家的一口井说,因为河浜完全被填了,这几年,一到大雨天,水都排不出去,漫上来以后,把地势低一点的农田都给淹了。
新农村党委书记何晓东告诉记者,村民们整治汤家浜的要求很强烈,“263”行动开始后,村里对塑料回收加工点进行了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汤家浜整治,整治先后花了约一个半月时间,投入大、小挖机各2台、长臂挖机1台,投入运输车辆580多车次,先清理出以废塑料为主的垃圾1700多吨,再通过挖机挖掘的方式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浚,最后建了生态驳岸,种了草坪和树木,等到秋天,还打算在两块绿地上再增添一些树和花,让环境更好一些。
冯阿婆对现在的环境已经很满意了,她说,现在不仅看着不错,傍晚的时候,还会有村民到这块绿地上来转转玩玩。(记者 张立 文/图)
责编:朱敏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 徐华东走访调研外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市在具身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发力深耕 探索打造机器人“灵巧手”
- 港区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创新研发矩阵 舒适融入斯凯奇的DNA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