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垃圾1700吨 空地上增种绿化 汤家浜换上新颜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9-07
汤家浜整治前后对比。  
  汤家浜是城厢镇新农村中的一条断头浜,以前周边有不少废塑料回收加工点,这些加工点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全都扔到河浜中,日积月累,河浜完全被废塑料等垃圾填满。在“263”行动中,新农村启动了对汤家浜的专项整治,挖出垃圾1700多吨,并进行了疏浚和绿化建设,汤家浜终于换了新面貌。
  汤家浜位于新农村27组,从204国道葛隆检查站北边的一条小路进去,拐两个弯就能到河浜边。
  汤家浜长约500米,是一条呈“L”形的河滨,宽六七米,一段是南北流向,一段是东西流向,南北流向和东西流向差不多长,河浜的北端与长泾河相通,村民们主要居住在东西走向的河浜两边,大约有20户。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的汤家浜河水与普通的农村河浜差不多,周边的环境甚至比一般河浜边还好一些,岸两边都用木桩打出了生态驳岸,河浜“L”形拐弯处的两边正好有两块空地,上面种了树和草坪,成了两小块绿地。河浜边的路上,也新铺上了石子,路比较平整,也挺宽,两辆车可以很轻松地交会。
  但整治前的照片上,则是另一番景象,河浜中完全看不到河水,上面除了一些杂草外,就是白色的废塑料,河岸上同样到处是白色的垃圾。
  村民冯阿婆见证了汤家浜环境恶化的全过程。她告诉记者,汤家浜是从20多年前开始改变的,开始时也是一条正常的河滨,后来水面上的水葫芦越长越多,冬天水葫芦烂了沉在底下,春天又长,一年年水就坏了,河浜就淤塞了,后来边上的废塑料收购加工点越来越多,他们把不要的废料全都扔在河浜里,后来河浜被完全填满了,上面都能够走人。
  “我到河浜对面人家那口井里打井水,都是直接走过去的!”冯阿婆指着对面村民家的一口井说,因为河浜完全被填了,这几年,一到大雨天,水都排不出去,漫上来以后,把地势低一点的农田都给淹了。
  新农村党委书记何晓东告诉记者,村民们整治汤家浜的要求很强烈,“263”行动开始后,村里对塑料回收加工点进行了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汤家浜整治,整治先后花了约一个半月时间,投入大、小挖机各2台、长臂挖机1台,投入运输车辆580多车次,先清理出以废塑料为主的垃圾1700多吨,再通过挖机挖掘的方式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浚,最后建了生态驳岸,种了草坪和树木,等到秋天,还打算在两块绿地上再增添一些树和花,让环境更好一些。
  冯阿婆对现在的环境已经很满意了,她说,现在不仅看着不错,傍晚的时候,还会有村民到这块绿地上来转转玩玩。(记者 张立 文/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