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时代赞歌
“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健全职业发展体系、维护劳动经济权益等多个方面作出系统部署,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工作举措。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工人阶级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觉悟。过去码头都是人拉肩扛,现在是智能化操作集装箱。要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而且我们要思考和研究怎么去培养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个才是重要的。”这次《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培养、发展、关心力度,必将有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壮大,大力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时代赞歌。
建好产业工人队伍,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性为工人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我国工人阶级。新时代以来,广大产业工人始终跟党走、听党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持续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能推动产业工人擦亮初心、勇担使命,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新一代产业工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今产业工人的工作,早已不是拧螺丝、打孔这么简单,而是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对先进的智能化的设备熟练操作,特别是制造一些大国重器需要高难度的工艺水准,加强对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育,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只有多管齐下,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和平台,才能培养出与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
尊崇和关爱产业工人,才能让他们有尊严、有底气,放开手脚干。近年来,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錾刻大师孟剑锋、双丝钳工顾秋亮、航天手艺人胡双钱、殷瓦焊接工张冬伟、高铁首席研磨师宁允展、深海钳工管延安、捞纸工周东红等一大批大国工匠脱颖而出,党和国家给予荣誉和优待,就是要鼓励更多大国工匠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从工资待遇、福利保障、工作环境、维权服务等多方面入手,维护劳动经济权益,才能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心无旁骛抓生产和科研,创造出更多社会财富。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曾几何时,一首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唱出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一起认真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大力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新时代赞歌!(林西/文)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