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为新城建设挥汗如雨
进入大伏天,太仓随即开启“烧烤模式”,最高温度一度飙升至40℃,“非必要不出门”成为普通人生活的常态。和天气一样火热的还有娄江新城的项目建设。高温下,建筑工人们仍在“烤”验中坚守岗位,为新城建设挥汗如雨,持续推进项目进度。
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近日,记者来到娄江新城瑞金医院太仓分院项目的施工现场,工地门口的温度计显示,上午8时,现场温度已经高达38℃。
当前,项目正处于桩基施工阶段。以1台打桩机为1个工作小组,定位、起吊、沉桩、焊接等工序衔接密切。曹晓旭的主要工作是操作打桩机,大部分时间待在驾驶室里,“我们平时起得比较早,趁着太阳还不晒多干些活,等到八九点太阳开始晒起来了,驾驶室里就很闷热。”说着,汗珠顺着曹晓旭的鬓角滴了下来,他顺势脱掉安全帽擦汗,头发已经全部被汗水打湿,“平时,我们会准备好大量的冰水,用毛巾擦洗,进行物理降温。”
一套桩分3节,需要四个人协作施工,焊接是最热的环节。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场大雨,坑底有些泥泞、闷热。电焊工人徐文巍正在仔细地清理两节桩的接缝处,为焊接作准备。他告诉记者,电焊要求连续焊,中间不能有停顿,否则会对焊缝质量有影响,“所以干起活来就不能停,连汗也顾不得擦。”由于工作需要,徐文巍经常戴着一副厚重的手套,穿着长袖工作服,还需要面对焊接时的高温和强光,“桩下有40多度,衣服经常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休息时就坐在边上喝点盐汽水,及时补充水分。现在工期比较紧,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追赶进度。”
保障健康施工、安全施工
在高温天气下作业,建筑工人极易中暑,公司项目部为了保证工人的施工安全,做好了相应的防暑措施。现场执行经理周伟钢介绍,工地实行错峰施工,工人的施工时间也比较弹性,分成上下两班,避开最炎热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同时,为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打桩机也增加到10台。“针对连日高温天气,我们也制定了防暑降温应急预案。为工人们准备好防暑药品、大量的冰块和冰水,并每天上下午定时给他们送去绿豆汤等消暑饮品。”此外,增派现场安全巡查人员,做好突发状况的应急准备。记者在现场看到,建筑工地围墙上的喷淋装置正不间断地喷洒出水滴,在抑制扬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物理降温的效果。
在工地,黝黑发亮的皮肤、超大的水壶、打湿的毛巾似乎是每个工人师傅的标配,他们常常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打趣自己。娄江新城拔地而起、日新月异的背后,是每一位工人在晴天、雨天、高温天无间断地挥洒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