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条却打不赢官司 切勿盲目套模板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03-13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亲朋好友借款,在让对方打借条时,往往会疏忽“借款支付方式”的填写,这样可能导致出借人向法院起诉时诉请难以得到支持。近日,市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原告张某(化名,下同)与被告庄某系发小关系,两人几年前一起来太仓发展。庄某因经营水果店需要资金,多次向张某借款。张某基于好友关系,大方出借,通过微信转账、银行转账、现金交付等方式,累计出借9万余元。后张某见庄某一直未还款,便要求庄某打了一张9万元的借条。在打借条时,张某搜索了一份网上的模板,庄某在“借款支付方式”一栏仅填写了“微信转账、银行卡转账”。在案件审理中,张某除借条外还提供了微信转账记录和银行卡转账记录,但合计金额仅为4万余元,其称剩余的资金均系通过现金交付给庄某。在本案中,庄某始终未出庭应诉。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借款合同系实践性合同。双方已经在借条中明确了借款支付方式为微信转账和银行卡转账,而未列明通过现金方式进行交付,且借款人已收到相应借款等相关表述。现在张某仅述称自己通过现金交付了剩余金额,证据不足,庄某也未能到庭承认该事实,故对该部分金额,法院未能支持。

  法官说法:在签订借条的时候,切勿盲目套用模板,要结合自身情况修改借条内容,对于借款金额、借款交付方式、是否已经收到、借款发生时间、借款期限、利息、违约责任等要素,应仔细审查,确保与实际情形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在起诉时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利益。(记者 薛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