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标准改带着问题干 扎实做好创建文明城市迎检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0-20
  记者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太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将于10月底向上申报,11月起到年底分别接受省文明办测评和中央文明办抽查。目前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迎检工作十分紧迫。
  找准差距  带着问题干
  多年来,太仓市始终把文明城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城乡差别、行业差别、部门差别亟待消除,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不尽人意,城乡文明创建一体化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亟待同步推进,诚信体系平台建设和奖惩制度规范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仍不够完善,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市容市貌、公共秩序维护的长效机制尚不健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一批“老大难”问题亟待根治,部分老旧小区公共设施存在人为弄脏、损坏现象,部分街面、公共建筑盲道、无障碍设施缺失,盲道占用现象严重;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主要公共场所、背街小巷保洁还不及时,部分“五小”餐饮店存在无证照经营情况;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较多,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车辆违法停车、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等现象比较普遍;窗口服务单位的规范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要求,带着问题看、对着问题干,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经常实地排查,集中梳理,开展专项治理,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全面迎检  对照标准改
  记者了解到,与2011年版测评体系相比,这次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工作有较大变化。创建指挥部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常态管理,做到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细节,材料审核采取电子台账形式,对细节的要求更高,必须更准确、更规范,确保一次过关;更加注重常态,实地考察没有样本框,问卷调查的路线不确定,范围全方位,时间全天候,这就要求必须抓好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环节,实现工作全覆盖、长效化;更加注重民生,在今年的测评体系中,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指标都赋予了较高权重,并由群众直接打分评判,因此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把握节奏  划出路线图
  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工作分为宣传发动、自评达标、督查整改、集中迎检四个阶段。创建指挥部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照目标任务,制定推进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把握工作节奏,做到有条不紊。尤须注意,10月20日前,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两个《责任分解表》的指标要求,递交电子台账、结论性意见、材料记录等。10月底前,完成太仓市文明城市创建电子台账的申报工作。10月20日至11月上旬,创建指挥部将抽调主要责任单位的业务骨干组成现场督查工作组,进行集中办公,对所有涉及实地考察的内容进行暗访测评督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实行跟踪复查。11月中旬后,各责任单位要做好常态化迎检工作,迎接省文明委和中央文明委组织的暗访抽查。
  创建指挥部希望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迎检工作,为太仓市早日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而努力。(记者  徐盛兵)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