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9-29
在这个无需为“开门七件事”费神的年代,哪些事情最让太仓居民操心?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教育一定能够排进前两位。
百姓之所急,即是政府之所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战略目标,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和转型发展。
坚持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太仓教育的“一号高地”。而集团化办学,则担负起“主攻火力”的重任。
回顾我市的集团化办学之路,3个阶段清晰入眼:2003~2006年,松散型城乡学校集团阶段;2007~2011年,紧密型托管农村学校阶段;2012~2016年,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阶段。
所谓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是指由一所县域名校与一所农村学校之间组成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形式。两所学校设一位校长、一个管理团队,协同管理、共同发展,但人、财、物相对独立,各自划片招生,分校区教育教学,通过一体化管理追求一样的教育质量,彰显不一样的办学特色。
2013年秋,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建成招生,一体化管理使其与市实验小学成为一家。两校从文化融合着手,探索“名校+新校”的发展新路径。借助市实验小学强大的管理团队、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实小以市实验小学“草根文化”为底色,确立“科技点燃智慧,教育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在短短数年内,走上了规范、有序、稳步提升的发展之路。
除紧抓集团化办学外,2012年以来,市教育局还注重从师资、资金、政策扶持等关键因素入手,改善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面貌、教学质量,保障教育公平。2014~2016年共投入约25亿元,新建学校5所、易地新建学校18所、原地改扩建学校24所。
2013年5月,我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2016年3月,我市又被评为“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
促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8月18日,太仓区域教育联盟宣告成立。通过遴选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协同部分城乡相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与评价体制、课程设计与开发、课堂改进与创新等多个领域,结成多类型的联盟共同体。
这是太仓教育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充分利用现有经验,进一步扩大集团化办学效益,以整体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基本均衡仅仅是开始,优质均衡才是目标。”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一语道破联盟与集团化办学前三阶段之间使命的不同。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5年来,市教育局着力推进“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早教基地试验建设工程,早教联动机制正逐步形成,全市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100%。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实现全覆盖,全市81.6%的幼儿园达到苏州市优质幼儿园标准。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优质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三通两平台”建设,公办义务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基本达到省Ⅰ类标准。
教师的师德水平与教学水平,始终是教育优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市教育局致力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人才队伍,实施新一轮太仓教育人才计划,先后成立两批共13个名师工作室。
特色教育放异彩
太仓教育有什么特色?首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
我市依托“德企之乡”的独特优势和省太中专、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中高职发展平台,大力建设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做强做优“校企一体”“引企入校”“企业研修生”等校企合作模式,使双元制教育不断得到深化。
在省太中专接受了3年双元制教育、现在慕贝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就职的罗宇杰表示:“我在学校里学习基础理论及概念,又在培训中心实践学到的书本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胜任工作打牢了基础。”
放眼我市中小学校,特色教育成果也不胜枚举。
今年暑假期间,新区第三小学娄江娃武术队的师生,参加了意大利马切拉塔歌剧节的交流演出。我市是武术之乡。5年来,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4所初中被设为“武术进校园”实验基地学校。
足球、毽绳等运动,也在我市中小学校得到普及。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邹城分站赛上,新塘小学跳绳队获得了2金、10银、3铜的好成绩。在2015年苏州市市长杯足球比赛中,新区二小获得了总冠军。今年新增明德初中、牌楼小学、新湖小学等6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另外,市教育局还在校园深入推进艺术传统特色项目建设。双凤小学挂牌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凤山歌”传承基地;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书法、江南丝竹、楹联、唐调吟诵、麦秸画、瓦片画等20多项艺术活动。(见习记者 王俊)
百姓之所急,即是政府之所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战略目标,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和转型发展。
坚持集团化办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太仓教育的“一号高地”。而集团化办学,则担负起“主攻火力”的重任。
回顾我市的集团化办学之路,3个阶段清晰入眼:2003~2006年,松散型城乡学校集团阶段;2007~2011年,紧密型托管农村学校阶段;2012~2016年,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阶段。
所谓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是指由一所县域名校与一所农村学校之间组成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形式。两所学校设一位校长、一个管理团队,协同管理、共同发展,但人、财、物相对独立,各自划片招生,分校区教育教学,通过一体化管理追求一样的教育质量,彰显不一样的办学特色。
2013年秋,科教新城实验小学建成招生,一体化管理使其与市实验小学成为一家。两校从文化融合着手,探索“名校+新校”的发展新路径。借助市实验小学强大的管理团队、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实小以市实验小学“草根文化”为底色,确立“科技点燃智慧,教育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在短短数年内,走上了规范、有序、稳步提升的发展之路。
除紧抓集团化办学外,2012年以来,市教育局还注重从师资、资金、政策扶持等关键因素入手,改善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师资面貌、教学质量,保障教育公平。2014~2016年共投入约25亿元,新建学校5所、易地新建学校18所、原地改扩建学校24所。
2013年5月,我市率先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2016年3月,我市又被评为“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
促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8月18日,太仓区域教育联盟宣告成立。通过遴选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协同部分城乡相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与评价体制、课程设计与开发、课堂改进与创新等多个领域,结成多类型的联盟共同体。
这是太仓教育必须要走的关键一步——充分利用现有经验,进一步扩大集团化办学效益,以整体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基本均衡仅仅是开始,优质均衡才是目标。”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一语道破联盟与集团化办学前三阶段之间使命的不同。
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端。5年来,市教育局着力推进“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早教基地试验建设工程,早教联动机制正逐步形成,全市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100%。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实现全覆盖,全市81.6%的幼儿园达到苏州市优质幼儿园标准。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优质教育提供了坚强支撑。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三通两平台”建设,公办义务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基本达到省Ⅰ类标准。
教师的师德水平与教学水平,始终是教育优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市教育局致力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人才队伍,实施新一轮太仓教育人才计划,先后成立两批共13个名师工作室。
特色教育放异彩
太仓教育有什么特色?首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实践。
我市依托“德企之乡”的独特优势和省太中专、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中高职发展平台,大力建设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做强做优“校企一体”“引企入校”“企业研修生”等校企合作模式,使双元制教育不断得到深化。
在省太中专接受了3年双元制教育、现在慕贝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就职的罗宇杰表示:“我在学校里学习基础理论及概念,又在培训中心实践学到的书本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胜任工作打牢了基础。”
放眼我市中小学校,特色教育成果也不胜枚举。
今年暑假期间,新区第三小学娄江娃武术队的师生,参加了意大利马切拉塔歌剧节的交流演出。我市是武术之乡。5年来,市教育局持续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4所初中被设为“武术进校园”实验基地学校。
足球、毽绳等运动,也在我市中小学校得到普及。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跳绳联赛邹城分站赛上,新塘小学跳绳队获得了2金、10银、3铜的好成绩。在2015年苏州市市长杯足球比赛中,新区二小获得了总冠军。今年新增明德初中、牌楼小学、新湖小学等6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另外,市教育局还在校园深入推进艺术传统特色项目建设。双凤小学挂牌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凤山歌”传承基地;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书法、江南丝竹、楹联、唐调吟诵、麦秸画、瓦片画等20多项艺术活动。(见习记者 王俊)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