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他们的独家记“疫”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2-05-1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打破了2022年高考前的平静。4月2日,全市高三年级启动全封闭管理,给正在备考的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改变和挑战。此时,有一群人逆行而上,和学生们一起驻守校园,用初心、责任和奉献为学生们筑起了通往梦想的绿色通道,确保学生们安心生活、全力以赴投入学习,在备战人生大考中成就更优秀的自己。他们,就是我市全体高三教师。

  唯学是先:全天候待机的“智慧库”

  午休时分的省太高,整个校园安静了下来。此时,班主任们却没有休息,他们在教室里、走廊边陪伴着学生;晚自习后,班主任与各学科教师依然忙碌在教学楼区域,或是与学生谈心解压,或是解决一道道难题。在省太高,时时描绘的,皆是师生们全力冲刺高考的画面。

  全封闭管理以来,老师们吃住在校,与学生同步作息,有了更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每一个课间,甚至晚上回了宿舍,只要有学生提问题,老师都随时应答,确保今天的问题绝不留到明天,做好为学生全天候服务的“智慧库”。

  “老师,这是我重写的作文,能不能帮我看看?”“老师,这是我再次重写的作文,能不能再帮我看看?”“老师,我看到这个题目写了一篇作文,能帮我看看吗?”这是最近省太高教师朱蒙希和一位学生的对话日常。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专注力有了很好的提升。朱蒙希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的状态也在感染着老师,让老师们有了更充足的动力、更积极的状态为学生提供教学和辅导。

  “出生在非典时期,高考在新冠年代,虽然3年的疫情困扰着我们的高中生活,但我很感谢每位老师的付出,让我们安心备考。此时此刻,阔步向前是我唯一能做的。”省太高学生沈钰燕告诉记者,她和同学们将努力以最好的状态、最佳的成绩回馈老师的辛勤付出。

  全心全意:生活照料的“百宝箱”

  “亲爱的高三老师:你们中有的是年幼孩子的母亲,有的是年迈父母的儿子,有的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心中的不舍暂时放下,背上行囊,带着行李,赶到学校接受全封闭管理,投入到高三的教学中,你们都是逆行而上的‘最美教师’。”日前,省沙高收到了一封来自高三家长代表的感谢信。自实行全封闭管理以来,家长们的心始终牵挂着孩子,挂念着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成绩。而学校老师以专业的能力和扎实的服务,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在学校,我们每天吃得好、住得好,学习生活都非常愉快。今天我还吃到了食堂的东坡肉,味道非常不错。”省沙高学生李敏告诉记者,学校的精心安排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全封闭管理以来,省沙高各部门老师通力协作,优先保障高三学生的物资需求,在保证食材新鲜的同时不断丰富菜品种类,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天气渐热,学校还未雨绸缪,提前为学生们备好了蚊帐、凉席等生活物资,确保学生们安心学习。

  在明德高中,老师们组成“临时物业”,纷纷变身宿管、园丁、保洁,挥动扫把清洁校园,走进宿舍看望第一次住校的走读生,为学生们营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省太高,顾丁康、徐彩娥等“60”后教师们组成“大白”志愿者队伍,在场地布置、物资准备、收尾工作等核酸采样各环节做好支持与配合,为每一位学子冲刺高考保驾护航……在全体高三教师的努力下,校园消杀、教育教学、师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开展,确保学生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玉汝于成:能量满满的“心理按摩师”

  在省太中专,有一群“单三”的学生。不久之后,对口单招的他们也将迎来高考。前几天,心理老师朱彤彤开展了几次心理团辅活动,很多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大家在课堂上交流关于考试、放松、寻找内心能量的话题,帮助自己和同学稳住心态,安心备考,向目标踏实前行。

  拼搏路上,用“心”助力。目前,省太中专的心理辅导室已接待了多名“单三”学生,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和调整负面情绪,给予关爱支持。“通过心理辅导,很多同学表示心情放松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找到了一些自信。”朱彤彤告诉记者,心理团辅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等形式,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前焦虑,帮助他们找到外部力量和内部资源支撑自己以更好地状态迎接人生大考。

  二模考试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了帮助学生们及时调整状态备考,明德高中老师们编制了以“考后心理调适”为主题的紫薇心语心理小报,为学生排除备考中可能出现的困扰。此外,学校还特地为高三学生开设了“校长加油站”。每天中午,在“校长加油站”里,校长带领校级领导为学生排忧解难,解决他们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让学生们更多的心理需求被看见,为学生们备考保驾护航……

  在不久的将来,回首这段独家记“疫”,相信很多高三学子都会倍感温暖。雨过天晴疫散处,万般颜色踏青来。距离高考不足一个月,“守护高三”成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默契。花开六月,不负韶华,祝福每一位考生金榜题名。(记者 王硕 沈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