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路疏通乡村振兴毛细血管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20-10-19
  最近,在上海工作安家的张先生回城厢镇万丰村老家看望父母,他惊喜地发现,好久没走的状元路、毛柴路已经变了样,破损的水泥小道变身为宽阔笔直的双车道沥青路,道路两旁香樟成林,一景一物更具江南水乡风味。
  在太仓,像这样“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农村道路比比皆是。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总目标,推动农村公路从“单向推进”向“融合发展”转变、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建好农路,打通“最后一公里”
  “伴随着这条路的提档升级,村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电站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新建的毛柴线只有1公里,但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进一步打通了该村的经济命脉。电站村是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道路升级后,游客进村和农产品运输都更方便了。在农路的引领下,电站村既“走得出去”又“引得进来”。
  据了解,十八大以来,我市已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元,新建农村公路里程169公里,实施大中修里程290公里,改造老旧桥梁及四、五类危桥117座,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93公里。截至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1351.073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189.598公里。“四好农村路”就像一条条金丝银线,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广大客户,把农村地区与全国各大市场紧紧连在一起,有效盘活了农村资源。
  农路不仅链接着百姓的幸福,还成为沟通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今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重点对接项目,我市岳鹿路正式接通嘉定城北路,两地百姓从“曲线绕行”升级为“直线速达”,车程由30分钟缩短至最快3分钟,同时沪太第四条毗邻公交线也随之开通,由南往北串联起一条嘉定-沙溪-璜泾的农旅专线,沪太跨省乡村之旅变得更加快捷。沿途“太仓假日”工厂店、古镇旅游、生态农庄、花海“网红村”等特色农旅项目,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住宿等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
  ■管好农路,“3+2”模式领跑全省
  “我是杨漕村道路保洁员,刚才巡查路面路肩时发现这里的临水护栏被撞断裂了,请派人现场查看修复。”近日,璜泾镇农路办工作人员刚上班就接到安防隐患报告,即刻在微信工作群呼叫同事一起前去现场查看,采集完数据和拍照后登录太仓市“智慧公路”管理系统,填写农路管养巡查记录并上传。
  我市自2013年就先行先试“市、镇(区)、村三级管养网络”和“农路路政中队、农路办两级监管”机制,配套开发“智慧公路”管理系统,将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养护、路政、保洁、路网应急体系各部门应用接入,实现管养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现如今,具有太仓特色和成效的“3+2”模式领跑全省农路管养。在这样的机制下,违法运输、路面破损、环境整治等各类问题总能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与此同时,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项运作机制日趋成熟,农村公路工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管好农路提供有力保障。
  ■养好农路,“卫星布局”保安全通畅
  今年的台风天,太仓应急基地综合养护组收到的路面病害修复任务单如雪片,热再生综合养护设备及养护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轮班抢修也顾及不暇全市区域。“幸亏各区镇有自己的专业养护队伍,不然我们基地养护工和设备都要累趴下了!”炎炎烈日下,基地负责人张晓边擦汗边感叹,“港区运输主干线滨江大道路面坑塘加剧,好在有港区专业养护队伍及时修补,减轻了我们不少压力。”
  记者了解到,像港区这样的专业养护队伍目前全市共有12支,呈卫星状分布在全市8个区镇。近年来,我市结合农路网分布实际,创新管养手段,“卫星布局”的专业养护和应急体系初具规模,即“1个市级公路应急基地+12个区镇专业养护队伍”。“卫星布局”既满足全市公路日常养护的机械化全覆盖,又极大提高了对公路突发事件、夜间抢修及灾害性天气防汛除雪等不同条件下的道路应急处置。
  另外,我市在农路养护中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科技水平,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村公路路况。截至2019年底,全市县道优良路率98.9%,乡村道优良路率91.1%。
  ■运好农路,人流物流往来无阻
  今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伴随着铁路开通,一辆辆崭新的公交车也上路运行了。
  近年来,按照四好农村路的目标和要求,我市通过建立保障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等手段促进公共交通行业发展,基本形成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构建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道路为纽带、站场为依托,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城镇村放射状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实现镇镇有站、村村有亭,营运公交线路达80条,投放公交车辆316辆,总营运里程达1504公里,全天发班2348班。
  与此同时,我市整合利用交通、农业、旅游、供销、邮政等部门资源,推动农村物流站场网络、运输配送和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加快太仓“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物流配送项目、农副产品直销中心提档升级等涉农项目建设,推出村邮e站,推进农村物流融合节点共享,鼓励快递企业拓展农村物流运输业务,开展农村物流社会化管理试点,推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物流运输网络互联互通。(见习记者 王倩)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