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 旭日初生再耀文学人生之光
来源:本站系统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08-14
《第一道防线》,国内首部反映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长篇小说,太仓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图书类作品的零突破;《天道无私》,太仓历史上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作者、今年58岁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太仓市文联原副主席奚旭初的智慧和汗水。
原创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集、1部中短篇小说集,加起来的文字总量超过200余万字。作为一名业余作者,其文学创作成就可喜可贺。可他还不满足于既往成绩。如今虽然工作进入退线状态的他,仍以耕耘于一线的姿态,辛勤地采访,旺盛地写作,酝酿着一部新的纪实类日记体报告文学,尽情讴歌驻守于陆路国境线口岸上的“国门卫士”,并力争把其文学创作成就推向新的巅峰。
2012年年初按现行体制规定,奚旭初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事宜腾出更多精力,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然而他的爱好,就是文学创作,喜欢敲键盘写小说。退线之际,他和其姐姐奚菊芬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道防线》出版,这部花费一年多时间采访、写作而成的小说,终于新鲜出炉,日后还再版加印。该长篇小说不仅在检验检疫系统引起轰动,也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出版社把该小说作为2012年畅销小说推向市场,还在北京、南京召开作品研讨会。该书在书店上架后,唤起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报考检验检疫专业的志愿。这是奚旭初姐弟俩所始料未及的,文学的感召力令他们无比欣慰。后来,该小说还被某影视制作公司相中改编电视连续剧,为此奚旭初又忙碌了大半年,终因资金困难等“触电”搁浅。
其姐姐奚菊芬长期奋战于检验检疫系统,原担任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巡视员、太仓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熟悉系统上下,拥有人脉资源,为其外出采风创作体验生活提供保障。其姐姐退休后,主动联系作家身份的弟弟,走访了20余个基层检验检疫局,采访收集大量素材,联袂创作了写实长篇小说《第一道防线》。
有了与姐姐一起合作成功的先例,有了对检验检疫人的真挚感动,奚旭初决定与姐姐再度牵手,采写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长篇报告文学,歌颂祖国万里国境线上最可爱的人。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姐弟俩又开启了艰难的采访历程。从去年9月伊始,他俩分段前往采访,相继奔赴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地,足迹几乎遍及陆路国境线,行程近2万公里。
每到一地,他俩总要前往最偏僻最边远的口岸一线,接触最前哨的年轻人,与他们话工作,唠家常。去年国庆节,姐弟俩来到帕米尔高原,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红其拉甫口岸,亲历缺氧环境下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奚旭初说,尽管自己遭遇剧烈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但还是坚持完成了采访任务。令人难忘的是,在多人的劝阻下,他俩硬是穿越内蒙古沙漠戈壁,行程1200公里,坐车11个小时,来到被誉为“天边的额济纳”口岸,采访那里孤独而寂寞的守边人,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在广西的中越边境和云南的中缅边境,他们采访那里的“国门卫士”克服“有边难防”的窘境,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把各种疫情疫病阻挡于国门之外……如今该报告文学进入创作阶段,整理采访录音,构思章节谋篇。该选题已列入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签约资助作品,奚旭初觉得倍受鼓舞,每每伏案提笔,总是心潮澎湃,这份付出的苦和累,终将化成洋溢爱心敬意的真情报告,力争用自己的感动来打动读者,塑造新时代的“国门卫士”形象。
1956年出生的奚旭初,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毕业于苏州师专中文系,曾在太仓农机一厂、太仓市人民检察院、市外经委、市史志办工作,2003年调入市文联至今。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足文坛发表作品,一发不可收。他的业余小说创作似乎与任职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是生活的体验,还是工作的经历,直接成就了他的小说创作,还是他把人间万象融入其小说创作之中。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糅合,充分体现了作者观照现实生活,驾驭文学人生的能力。别的不说,以其长篇小说创作为例,这种缜密构思谋篇很难有巧遇之说。既是内心的宣泄,又是灵魂的感悟,从而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2年的检察院工作,亲历和目睹一场场廉政与贪腐的较量,寻找证据、查办案件、突破防线……作为一名党员作家,奚旭初感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于是根据积累的素材,展开情节,提炼主题,塑造典型,鞭达丑恶,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天道无私》的构想油然而生。该小说还在南京举办作品研讨会,且尝试改编电视连续剧本,虽然触电未果,但小说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长篇小说《叶落无声》,是一个涉及当下生活题材的作品,与作者5年的外经委工作有关,耳濡目染,大开眼界。期间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代、时尚与浪漫,也使该长篇小说富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还有在史志办的工作生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历史,熟悉档案,于是便与他人合作长篇历史小说《况钟传奇》的创作,两人配合默契,在小说创作题材上呈现多样化。
奚旭初的创作实力还体现于小说种类的诸多方面。如中篇小说集《迷人的日子》、中短篇小说集《开帕萨特小车的女人》等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不印证了作者具有对复杂生活提炼的功力。中篇小说《赎罪》荣获第十四届“新光杯”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奖赛都市组第一名,中篇小说《一个弱智女的自白》收入《布老虎》文学丛书。2006年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知天命的岁月,是人生财富最为宝贵的年华。奚旭初幸运的是,他赶上了这个大好时光,激情不已,笔耕不辍,文学为人生添彩,再耀旭日初生的生命之光。(宋祖荫)
原创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集、1部中短篇小说集,加起来的文字总量超过200余万字。作为一名业余作者,其文学创作成就可喜可贺。可他还不满足于既往成绩。如今虽然工作进入退线状态的他,仍以耕耘于一线的姿态,辛勤地采访,旺盛地写作,酝酿着一部新的纪实类日记体报告文学,尽情讴歌驻守于陆路国境线口岸上的“国门卫士”,并力争把其文学创作成就推向新的巅峰。
2012年年初按现行体制规定,奚旭初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事宜腾出更多精力,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然而他的爱好,就是文学创作,喜欢敲键盘写小说。退线之际,他和其姐姐奚菊芬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一道防线》出版,这部花费一年多时间采访、写作而成的小说,终于新鲜出炉,日后还再版加印。该长篇小说不仅在检验检疫系统引起轰动,也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出版社把该小说作为2012年畅销小说推向市场,还在北京、南京召开作品研讨会。该书在书店上架后,唤起了不少大学毕业生报考检验检疫专业的志愿。这是奚旭初姐弟俩所始料未及的,文学的感召力令他们无比欣慰。后来,该小说还被某影视制作公司相中改编电视连续剧,为此奚旭初又忙碌了大半年,终因资金困难等“触电”搁浅。
其姐姐奚菊芬长期奋战于检验检疫系统,原担任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巡视员、太仓局党组书记兼局长。熟悉系统上下,拥有人脉资源,为其外出采风创作体验生活提供保障。其姐姐退休后,主动联系作家身份的弟弟,走访了20余个基层检验检疫局,采访收集大量素材,联袂创作了写实长篇小说《第一道防线》。
有了与姐姐一起合作成功的先例,有了对检验检疫人的真挚感动,奚旭初决定与姐姐再度牵手,采写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长篇报告文学,歌颂祖国万里国境线上最可爱的人。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姐弟俩又开启了艰难的采访历程。从去年9月伊始,他俩分段前往采访,相继奔赴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地,足迹几乎遍及陆路国境线,行程近2万公里。
每到一地,他俩总要前往最偏僻最边远的口岸一线,接触最前哨的年轻人,与他们话工作,唠家常。去年国庆节,姐弟俩来到帕米尔高原,登上海拔5000多米的红其拉甫口岸,亲历缺氧环境下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奚旭初说,尽管自己遭遇剧烈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但还是坚持完成了采访任务。令人难忘的是,在多人的劝阻下,他俩硬是穿越内蒙古沙漠戈壁,行程1200公里,坐车11个小时,来到被誉为“天边的额济纳”口岸,采访那里孤独而寂寞的守边人,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在广西的中越边境和云南的中缅边境,他们采访那里的“国门卫士”克服“有边难防”的窘境,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把各种疫情疫病阻挡于国门之外……如今该报告文学进入创作阶段,整理采访录音,构思章节谋篇。该选题已列入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签约资助作品,奚旭初觉得倍受鼓舞,每每伏案提笔,总是心潮澎湃,这份付出的苦和累,终将化成洋溢爱心敬意的真情报告,力争用自己的感动来打动读者,塑造新时代的“国门卫士”形象。
1956年出生的奚旭初,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毕业于苏州师专中文系,曾在太仓农机一厂、太仓市人民检察院、市外经委、市史志办工作,2003年调入市文联至今。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足文坛发表作品,一发不可收。他的业余小说创作似乎与任职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是生活的体验,还是工作的经历,直接成就了他的小说创作,还是他把人间万象融入其小说创作之中。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糅合,充分体现了作者观照现实生活,驾驭文学人生的能力。别的不说,以其长篇小说创作为例,这种缜密构思谋篇很难有巧遇之说。既是内心的宣泄,又是灵魂的感悟,从而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2年的检察院工作,亲历和目睹一场场廉政与贪腐的较量,寻找证据、查办案件、突破防线……作为一名党员作家,奚旭初感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于是根据积累的素材,展开情节,提炼主题,塑造典型,鞭达丑恶,反腐题材的长篇小说《天道无私》的构想油然而生。该小说还在南京举办作品研讨会,且尝试改编电视连续剧本,虽然触电未果,但小说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长篇小说《叶落无声》,是一个涉及当下生活题材的作品,与作者5年的外经委工作有关,耳濡目染,大开眼界。期间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代、时尚与浪漫,也使该长篇小说富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还有在史志办的工作生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历史,熟悉档案,于是便与他人合作长篇历史小说《况钟传奇》的创作,两人配合默契,在小说创作题材上呈现多样化。
奚旭初的创作实力还体现于小说种类的诸多方面。如中篇小说集《迷人的日子》、中短篇小说集《开帕萨特小车的女人》等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不印证了作者具有对复杂生活提炼的功力。中篇小说《赎罪》荣获第十四届“新光杯”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奖赛都市组第一名,中篇小说《一个弱智女的自白》收入《布老虎》文学丛书。2006年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知天命的岁月,是人生财富最为宝贵的年华。奚旭初幸运的是,他赶上了这个大好时光,激情不已,笔耕不辍,文学为人生添彩,再耀旭日初生的生命之光。(宋祖荫)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