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率先探索制订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地方标准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12-28
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如何实施?太仓率先探索制订地方标准,《太仓市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日前通过专家组论证。
推进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主要农机装备配置技术要有哪些?水稻生产中,工厂化基质育秧环节,育秧温室及秧苗标准是什么?……据介绍,《规范》针对太仓稻麦两熟的生产特点,依托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太仓稻麦全程机械化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成果,以加强农机农业深度融合、提升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为目标,从装备配置技术、水稻生产、小麦生产等3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规范。
近年来,太仓市农机总投入达2亿多元,农机化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依托国家农技推广服务稻麦全程机械化试点项目,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高效农业机械,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和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推广,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市新增75马力以上拖拉机354台,联合收割机385台,乘坐式插秧机212台,烘干机108台。同时,创新实施了政府购买农机维修服务,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20.98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6.8%,秸秆综合利用率98%;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60家。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制订《规范》,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太仓市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工厂化育供秧、机械化耕整、播栽、施肥、植保、收割、烘干、秸秆利用等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全市稻麦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理论指导。
加快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张洪程对《规范》给予高度评价,太仓在江苏乃至全国率先制订《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指导思想明确,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对提升太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专家组其他专家也一致认为,《规范》确定的稻麦全程机械化装备技术、生产技术符合太仓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对优化太仓农机装备结构、推进稻麦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的应用、促进稻麦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太仓放大自身特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实践步伐,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出更多经验。(记者 李华)
推进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主要农机装备配置技术要有哪些?水稻生产中,工厂化基质育秧环节,育秧温室及秧苗标准是什么?……据介绍,《规范》针对太仓稻麦两熟的生产特点,依托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太仓稻麦全程机械化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成果,以加强农机农业深度融合、提升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为目标,从装备配置技术、水稻生产、小麦生产等3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规范。
近年来,太仓市农机总投入达2亿多元,农机化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特别是依托国家农技推广服务稻麦全程机械化试点项目,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高效农业机械,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和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业机械的推广,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市新增75马力以上拖拉机354台,联合收割机385台,乘坐式插秧机212台,烘干机108台。同时,创新实施了政府购买农机维修服务,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20.98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6.8%,秸秆综合利用率98%;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60家。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制订《规范》,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太仓市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工厂化育供秧、机械化耕整、播栽、施肥、植保、收割、烘干、秸秆利用等关键技术装备应用,加快全市稻麦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理论指导。
加快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张洪程对《规范》给予高度评价,太仓在江苏乃至全国率先制订《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指导思想明确,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对提升太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专家组其他专家也一致认为,《规范》确定的稻麦全程机械化装备技术、生产技术符合太仓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对优化太仓农机装备结构、推进稻麦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的应用、促进稻麦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太仓放大自身特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实践步伐,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出更多经验。(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