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育苗“超级工厂”投用 一平方米能养 4000尾
鲈鱼苗,怎么育?爱科漫(太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冬春给出的答案是:“工厂化养殖!一平方米能养 4000尾!”一期项目成功后,位于市现代农业园区的陆基循环水系统鱼苗科研繁育基地二期项目于今年3月份建成启用。
在二期项目上,摆放着一个个直径达8米的圆桶。桶上的灯一开,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鲈鱼苗在桶内游动。李冬春自豪地说:“这一桶内有20万尾鱼苗,在如此高密度的养殖下,鱼苗存活率依然能达到50%。”
2023年,爱科漫启用了陆基循环水系统鱼苗科研繁育基地一期项目,占地约3600平方米,为鲈鱼苗打造了一个真正的“科技渔场”。这里,通过工厂化养殖与循环水系统的结合,水温、PH值、光照、光谱以及溶氧量等每一个水环境因素都被精准调控,为鱼苗营造了近乎完美的生长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鱼苗们有效抵御疾病的侵袭,成活率更是飙升至50%。
去年,加州鲈鱼市场回暖,成鱼养殖利润水涨船高,爱科漫鱼苗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去年养殖量没敢放太大,没想到供不应求,卖出了600万尾。”李冬春说。相比之下,传统土塘养殖不仅成活率低,还占用大量土地,而工厂化养殖却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工厂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成本优势正逐渐显现。李冬春说,今年,公司第一季度销售了近1000万尾鱼苗,还有800万尾鱼苗正在精心培育中。工厂化养鱼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可比土塘提前3个月出苗。“这意味着在3到4月份就能将较大规格的鱼苗投入到成鱼养殖塘,到了9月份,鲈鱼就能长到8两以上,正好赶上市场高价时起塘销售。”
二期项目占地5000平方米,整体格局与一期类似,包括鱼苗养殖区、饵料养殖区、设备区等。 两期项目满产后,预计可年产鲈鱼苗6000万尾、商品鱼25万斤,形成鲈鱼养育“超级工厂”。
作为浙大博士的李冬春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他联合其他专家多次改进安装的循环水系统,使得该系统相较于一期初期系统更加节水节能,养殖成本进一步降低。鱼苗养殖废水进入该系统后,经过微滤机、泵池、循环泵、紫外线消毒器、固定生物床等多重环节的处理,净化后再注入养殖池。目前,该基地正致力于打造“零碳”渔场,以实现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为全国工厂化养殖树立一个崭新的模板。(记者 顾雪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