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春天奔跑:夜市里的“烟火江湖”
街头霓虹变幻,炉前炭火不熄,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相继成形,油脂、水果……各种气味在这里交汇、碰撞,交织出一个“美食江湖”。这里多的是昼伏夜出的“侠客”,他们用自己的手艺,款待无数饥肠辘辘、闻香而来的深夜来客。
“乙类乙管”以来,各地夜市相继恢复,最近,在南京下马坊,每天夜间十点,几十盏明度不一的灯光就陆续亮起。外焦里嫩的鸡架、肥瘦相间的小肉串儿、成把的鱿鱼……高温与沸腾,勾起人的口腹之欲,也连缀起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他今天是鸡蛋炒饭,微辣、多加点饭。他不说我都知道”,小摊前,夏孝军看到熟悉的老客人,一点不打磕巴地报出了他的老口味。紧接着,开锅、放料、翻炒,1分半钟,近60次颠勺后,老夏拎锅、半蹲、倾倒、起身,几秒时间里,一碗饭就被安排妥当。
这锅饭,52岁的他已经炒了20多年。捱过生意冷清的三年,今年1月开始,老夏的小摊重新热气腾腾起来。生意好的时候,一包20斤左右的米,他能用掉三包,面条、河粉的用量也差不多。这些米面连同十来种配菜,每天都温润着上百人。
小摊上的“服务员”,是老夏携手走过30年的妻子。点单、送餐……她撑起小摊的“半边天”。
“10点多钟的时候,这边围着几十个人,你根本就记不住谁要吃什么”,为了记清楚各人的口味,秦敏想了个办法:用黑色水笔在碗底备注“菜名”。同样的方法,也被用到了外卖订单上,秦敏在胶带上写下顾客的手机尾号,然后撕下来贴在包装袋上。她说,这样即使他们不能及时来取外卖,也可以凭着胶带条顺利找到自己的炒饭。
秦敏的微信里,存了五六百个备注名为数字串的“好友”,他们大多是附近高校学生的手机尾号。生意好的晚上,一卷三米长的胶带会被用去将近两米,这意味着,秦敏一晚要送四十单外卖。天气多变的日子里,秦敏回来得稍微晚一些,就会让老夏担心不已:“刮风下雨,我心里面肯定会着急的。”
这小小的“深夜食堂”抚慰食客无数,但昼夜颠倒里,老夏和爱人的一日三餐,却难以准时;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站立,让两人都患上了腰肌劳损;频繁的翻炒中,腱鞘炎也找上了老夏。但这门手艺,让老夏感到踏实。一碗碗炒饭中,老夏在南京安居,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相继结婚生子。无数个夜晚的交集,也让他和附近高校里的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从开始炒饭到现在,他送走了最起码20多届学生。有时学生回来了,也不忘特意来找炒饭小摊,美美吃上一碗。对此,老夏说:“我们看他们就像看自己的小孩一样。”
老夏身后不远处,也有人为动物开出一方天地。00后金昭佳,是整个下马坊夜市中,唯一售卖宠物零食的摊主。她入行的契机,源于她收养的两个“毛孩子”:拉布拉多和灵缇。为了给它们提供健康的饮食,她开始自己做狗零食。清洗、切配、烘烤……一道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
成为狗狗的“配餐师”之前,小金是一名护士。离职、摆摊、养狗,每一个决定,都像家长口中的“叛逆孩子”,但罐子里的巧克力,只有尝过才知道滋味。她说,现在轻松多了,一些狗狗家长的称赞,也让她感到开心。
总体而言,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热闹、自由,是摆摊吸引小金的地方。但自由并不是绝对的,旧日里的骑摩托车的爱好,现在已经几乎是一种奢侈。她说,她的理想是赚钱,带两只狗狗过上好日子。以后,她希望带它们一起去云南、西藏等地“摩旅”。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