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致远】习言道|4年与45年,习近平再论中美相处之道
中新网11月17日电 题:4年与45年,习近平再论中美相处之道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过去4年,在风云跌宕的中美关系中,11月都是关键时刻。
2021年11月,习近平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此后,两国元首分别在2022年11月和2023年11月举行了巴厘岛会晤、旧金山会晤。
时隔一年,中美元首又一次握手,这次会晤的大背景是,美国刚刚举行了大选,中美关系走向再次受到全球瞩目。
此次会晤中,习近平首先评价了过去4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也开展了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
之后,习近平从两条时间轴出发,回顾总结了中美相处的经验和启示。
从过去4年的短时间轴来看,习近平总结了七点: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战红线底线,要多搞对话合作,要回应人民期待,要展现大国担当。他强调,双方要继续为中美关系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愿同拜登及其继任者为此共同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对方”“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双方应该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实现合作共赢”……
七点总结中,有原则,有底线,有方向。
从建交45年来的长时间轴来看,习近平阐释了一个道理:如果两国做伙伴,求同存异,中美关系就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恶性竞争,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十天前,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时,同样谈到了这个道理: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又是一个11月,又到一个中美关系的关键时刻。
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习近平谈到了中方发展对美关系的四个“没有变”:
——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
——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
——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
——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个大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中美如何相处,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习近平曾深刻指出,“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
这次会晤,习近平再次强调,中美要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多为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
下一个4年与45年,中美之间的相处之道,将深刻影响太平洋两岸和整个世界。
新闻中心
更多-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