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市场主体快速成长 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现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12-22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太仓市凡山劳务专业合作社财务负责人苏梦娜在沙溪镇顺利拿到营业执照。以往申办企业营业执照,需要到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如果材料不全,可能还要跑多次。从今年12月开始,市市场监管局将办理营业执照权利下发,在沙溪分局就能够办理辖区内的大部分内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补(换)照登记。
  这样的便利,城厢镇艾亦诗服装店老板李洋也有同感。9月12日,李洋通过手机上的APP完成个体工商户注册申请。“以前办理这样的登记手续,起码到窗口跑两趟,现在有这个APP真是太方便。”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注册越来越便捷,公司注册也在“争分夺秒”。11月1日,在市市场监管局行政服务科窗口,苏州纽劢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明国一上午就办好了公司营业执照。
  改变,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近年来,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不见面审批、个体户手机APP、全程电子化登记等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措施,让创新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企业“跑腿”越来越少,太仓人开公司、当老板越来越容易。
  “对于材料齐全、符合登记要求的企业,我们会现场核准登记并发放营业执照,最快只需35分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市创新试点,今年以来陆续开展“一窗式受理”、来件即办服务,通过与公安、税务、人行的联动,提前让申请人了解企业开办的全流程,企业从名称、执照、公章、开户、领取发票,最快只需半天,大幅提升我市企业登记审批效率。
  商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大大释放了创新创业热情,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明显。2013年,我市平均每天新设企业5.1户,2016年增长到11.3户,今年每天新设企业已接近20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5330户,同比上升191%,注册资本283.34亿元,同比上升310%。截至11月,我市内资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累计已达2896.69亿元,注册资本总额集聚度提升迅速。据介绍,内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国有集体控股及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类型。截至11月,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数已突破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5475户,注册资本总额1365.41亿元,吸纳从业人员23万余人;个体工商户53262户,注册资本总额39.0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572户,出资总额9.64亿元。内资市场主体持续快速成长,推动我市新经济、新动能不断集聚。
  数量在不断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当前,全市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江苏省著名商标61件、苏州市知名商标65件,股份有限公司56家,一批品牌企业、创新企业走向全国,向跨国公司迈进,形成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见习记者 王硕)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