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农水设施管护 落实主体责任 明确考核办法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5-12-21
最近天气冷了,城厢镇东林村水利专业服务队队员朱建福,刚把合作社10多公里长渠道里的淤泥和垃圾清理完,就投入到冬小麦种植中。“冬天人勤,春天地不懒。”朱建福管理着500亩土地范围内的小农水设施运行和维护。如果农田丰收了,他会拿到相应的奖励。
提起以往村里的水利设施管护话题,村主任张耀忠直摇头,以前村里水利设施“有人用,没人管”,特别在农忙季节,有时维修人员也请不到。
东林村合作社是个大型合作社,水稻面积2000多亩,还有村里的河道,以前聘请的是临时工,临时工责任心不强,只管放水,常出现灌溉过度现象。张耀忠坦言,以前在水利设施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设备损坏等问题,维修养护处于被动状态,常常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管护资金来源单一,难以保障,影响农业增收。
今年,太仓市被列为全国10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理试点县之一,东林村水利专业服务队就是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的尝试。
“水利专业服务队聘请了10多位管护人员,一部分负责村里河道的清洁,还有一部分负责小农水设施运行管理。”张耀忠介绍说,现在村里2000多亩农田只需要4个人管理,而且管理得更加细致,从灌溉到维修,再到渠道维护都由专业管水员完成。
与城厢镇一样,璜泾镇也试行分片区域化集中管理,由合作社统一对河道进行保洁、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并落实配套扶持、管护资金政策,制订考核机制,保障工程长效管理、良性运行。
璜泾镇水利站站长林浩说,现在农水管理员和河道保洁员有着明确的管理任务,比如渠道管护任务,包括排水沟一年确保不少于两次清淤、除草、维修、渠肩培土,保持排水顺畅;农田灌溉设施,每年4月底前完成维修养护,确保灌溉期正常运行;渠道、窨井灌溉期间遇到堵塞或者影响通水时,要在24小时内修复完成。
“通过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管护人员的报酬得到了提升,队伍更趋稳定。被动养护与主动养护效果明显不同,减少了灌排矛盾,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提高了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和效率。”林浩表示,管水员正常一年能拿到3万多元。
上级管护资金的大力支持,彻底改变了小型农田工程水利设施管理缺位问题,对村委来说也解决了一块“心病”。
目前,城厢镇、双凤镇圩区管理也开展“管养分离试点”,由物业公司担负闸站日常运行管理,堤防及防护林带外包给具有法人资质的单位管理。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太仓市先后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及“管理考核办法”。水利部门还委托软件公司开发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固定灌溉泵站调查摸底工作,并开展确权颁证,同时明确使用权,界定管护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记者 周琦)
提起以往村里的水利设施管护话题,村主任张耀忠直摇头,以前村里水利设施“有人用,没人管”,特别在农忙季节,有时维修人员也请不到。
东林村合作社是个大型合作社,水稻面积2000多亩,还有村里的河道,以前聘请的是临时工,临时工责任心不强,只管放水,常出现灌溉过度现象。张耀忠坦言,以前在水利设施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设备损坏等问题,维修养护处于被动状态,常常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管护资金来源单一,难以保障,影响农业增收。
今年,太仓市被列为全国100个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理试点县之一,东林村水利专业服务队就是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的尝试。
“水利专业服务队聘请了10多位管护人员,一部分负责村里河道的清洁,还有一部分负责小农水设施运行管理。”张耀忠介绍说,现在村里2000多亩农田只需要4个人管理,而且管理得更加细致,从灌溉到维修,再到渠道维护都由专业管水员完成。
与城厢镇一样,璜泾镇也试行分片区域化集中管理,由合作社统一对河道进行保洁、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并落实配套扶持、管护资金政策,制订考核机制,保障工程长效管理、良性运行。
璜泾镇水利站站长林浩说,现在农水管理员和河道保洁员有着明确的管理任务,比如渠道管护任务,包括排水沟一年确保不少于两次清淤、除草、维修、渠肩培土,保持排水顺畅;农田灌溉设施,每年4月底前完成维修养护,确保灌溉期正常运行;渠道、窨井灌溉期间遇到堵塞或者影响通水时,要在24小时内修复完成。
“通过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管护人员的报酬得到了提升,队伍更趋稳定。被动养护与主动养护效果明显不同,减少了灌排矛盾,提升村庄环境卫生水平,提高了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和效率。”林浩表示,管水员正常一年能拿到3万多元。
上级管护资金的大力支持,彻底改变了小型农田工程水利设施管理缺位问题,对村委来说也解决了一块“心病”。
目前,城厢镇、双凤镇圩区管理也开展“管养分离试点”,由物业公司担负闸站日常运行管理,堤防及防护林带外包给具有法人资质的单位管理。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太仓市先后出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及“管理考核办法”。水利部门还委托软件公司开发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固定灌溉泵站调查摸底工作,并开展确权颁证,同时明确使用权,界定管护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记者 周琦)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