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基层力量 唱响法治强音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4-06-06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聚焦提升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让法治有机融入乡村发展过程,最大限度激发制度活力和社会活力,创新实施了一系列紧密结合现实需要、提高依法治理水平的制度举措,实现基层治理有效、人民生活安定、乡村秩序井然,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关键。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建立符合本市实际、合力推进、群众满意的法治乡村建设体系,实现法治乡村和强基工程互为表里、相互促进;持续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协商能动”向“融合共治”创新发展,打造有“太仓亮色、首创特色、群众底色”的治理新样态。

  同时,突出“两委”班子成员核心力量,实施“两委”班子成员学法计划,带领群众广泛开展援法议事、德法讲堂、重大事项协商等活动,在自治、法治、德治上同步发力。出台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老党员、老教师、网格员等踊跃加入法律明白人队伍,成为百姓身边的学法用法典范。截至目前,我市已培育法律明白人1129人。此外,我市还广泛开展法治体检、风险研判、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每年开展法律服务满意度测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结合基层实际需要,我市围绕强基工程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取得的新成果,不断提炼总结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的工作经验。联合上海政法学院开展强基工程试点工作专项课题研究,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个别访谈、集中座谈、现场调研等形式,面向“两委”班子成员、司法所工作人员,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实践层面,对强基工程试点工作开展理论研究,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太仓实践”试点经验,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我市还积极探索紧贴百姓需求、广接基层地气的工作举措,不断拓展深化学法用法、援法议事、基层调解、法律服务、远程信息化等法治实践路径,将涌现出的一批基层试点工作生动案例,筛选汇编为村(社区)法治风采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太仓法治建设助力社会发展的生动画面。

  结合新时代法治建设需要,我市积极探索有效的“双线”综合性载体,通过线下精准施策、科学管理,利用线上信息化、系统化手段,将互联网“变量”转化为依法治理“增量”。出台加强法治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强基工程试点任务,新建“九问学堂”、“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主题公园、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等载体,并在各村(社区)广泛开展法律之家、法治驿站建设和沉浸式研学活动。与此同时,以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为契机,组建乡土智库,按照“按需定制 精准施策”模式,精准式培育,精细化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实用的教育培训。

  我市还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微博等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发布“法治风帆”IP、“福安安”“田园园”法治宣传卡通形象,拍摄《书记说法》系列短视频以及80多部法治短视频、微动漫等,为村(居)民提供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作品供给,加强线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持续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和法治乡村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法在身边、德润心田,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娄东大地蔚然成风。(记者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