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模式”奏响双拥最强音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肜静颖 时间:2025-08-01

娄东涌动双拥情,军民鱼水情更浓。开展慰问、免费体检、召开座谈会……连日来,我市各地掀起拥军优属热潮。太仓历来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打造了一批双拥品牌,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太仓双拥模式”。

  “沃土”何以“繁花”

  只因这里拥军风景独好

  今年4月,以伟大航海家郑和名字命名的郑和舰,在家乡近百万父老乡亲的期盼下,第三次投入母亲城的怀抱。

  一个是62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一个是以郑和名字命名的海军远洋航海训练舰,在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伟大的郑和精神和浓厚的历史渊源让两者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从2004年起,我市与郑和舰签订双拥共建协议至今,城市与战舰之间文化认同不断增进、“血脉”纽带持续系牢。郑和舰曾多次停泊太仓港,我市也多次赴大连母港开展“城舰共建”活动。每逢建军节、新春佳节等重要节点,城舰双方“互送祝福”畅叙情深。

  娄东大地的社会化拥军脚步远不止于此。近年来,我市勇当拥军支前的保障尖兵,聚焦“响应快”,建立健全部队练兵备战、临机事件“随提随纳”交互机制;聚焦“服务暖”,深度链接社会优质资源,率先推出“百万拥军蔬菜”等“十个百万”拥军实事,率先推出科技信息等“十大领域”军地共建品牌,率先推出入沪就医绿色通道等“十优十免”拥军项目,全市涌现出拥军公益项目30余个。

  “鱼水”何以“情深”

  只因这里军民联系紧密

  暑假期间,在位于城厢镇电站村的市双拥国防主题园里,歼-7B飞机等退役装备成了孩子们热衷的“打卡地标”。在寓教于乐中,双拥国防的种子悄悄萌发。

  我市聚焦携手拓展国防教育新载体,实现育人和练兵的互利双赢,5支驻太部队和11所中小学建立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联盟,定期开展国防教育特色活动。陆渡中心小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我市积极探索双拥共建新路子,深度开展“崇尚·清明祭英烈”“党建联合体建设”“国防第一课”“进军营”等活动。持续创新“向文明而行·向戎耀而为”品牌,率先建成志愿服务系统,精准记录军民同心助力爱心接力、夏时抢收、防汛防台等时刻。

  全市以“一中心两站三级”服务阵地为基础,实现心理、法律援助等网格化组团服务全覆盖、“退役军人+人武”预备役登记等八大事项“一站式”办理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

  “城市”何以“幸福”

  只因这里戎耀无处不在

  “太感谢‘兵哥哥志愿者服务车队’的这些师傅了,让我去医院变得非常方便。”家住浮桥镇的残疾退役军人顾师傅表示。

  原来,顾师傅每周要到医院透析3次,以前,他都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乘坐公交车前往。每次不仅要步行一段路,还要转车,非常不便。现如今,“兵哥哥志愿者服务车队”把车开到他家门口,然后一脚油门开到医院,“点对点”免费接送。

  军营成长,戎耀一生。我市每年做好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工作等事项,退役士兵岗位安置满意率始终保持100%:打造“教培先行、岗位跟进”模式,各年度总人数80%以上参加“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教育培训,对口就业比例超25%;每年组织线上线下“2+N”招聘,积极对接长三角招聘、百城联动专场招聘等,提供高匹配度就业岗位超2500个;建立“兵哥哥乐创园”7大基地,联合26个部门组建创业服务团队,推出服务政策10余项。(本报记者  薛海荣)